番外6——常化年间事(上)(群像)
�于虽最终没有派上准备好的用场,但也已经被反复利用过的樊偶的处置,李岁宁的想法很随意,属于杀也行,不杀也行。

  樊偶精通毒术,而医毒相连,正如能杀人的蛇毒也能救人,像樊偶这种顶尖的毒术大师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相当罕见的人才。

  那就先丢去医学馆试试,万一能用呢。

  而樊偶本人的态度也很随意。

  前些年里,他不止一次试图逃走却求死,但都被李岁宁按得死死地,有事没事就拖他出来压榨利用一下,次数多了,直叫樊偶就连恨意也是麻木的。

  但樊偶始终记挂着旧主李隐。

  直到李隐的罪行被公之于众,樊偶起初心无波澜,越听却越觉得不对,杀淮南王暗助徐正业这类事他是知情的,可是……通敌吐蕃?

  这么疯的吗?

  樊偶自认没什么是非观,虽不至于因此痛恨旧主,可也莫名地有些对旧主祛魅了。

  李隐于去年秋后被处斩,樊偶一度茫然,处于一种活也行,不活也行的心态之间。

  至于逃?这天下都是那个人的,逃来逃去有意思吗。

  麻木人生麻木过,先这样木着吧。

  不同于一身死味的樊偶,眼下正值春季万物勃发时,农学馆的学生们是各馆中最忙碌的一批人。

  已经长成真正少年模样的元灏,正带着一群学生们在城外农田间查看宿麦的生长情况。

  去岁年末,元灏与诸学子言:【翻看史书灾殃之年,一半战火,一半饥寒,大盛得逢明君,而今战火已休,饥寒却仍未能断绝,此乃吾辈从农者之长久战。】

  如此一番话,让许多因旁的学馆已经招满、遂才退而求其次暂入农学馆,以便翻阅院中藏书的学子们,竟也烧起了一股热血,对听来半点也不高雅上流的农学二字有了新的认知。

  元灏一行人从田垄间行出时,一名小吏跑了过来,向元灏道:“市舶司韩铮大人使人前来相请,道是年前出海的商队回来了,带回了新的种子,请元小先生等人前去分辨!”

  元灏闻言眼睛一亮,足下快步奔走。

  春阳高悬,麦田随风而动,如同层层起伏的海浪。

  “瞅瞅这田可真壮啊,也不知是浇了多少大粪?”

  一行南下的车马来到江都城外,车内一位老夫人隔着车窗看着那一块块被切割得十分整齐的麦田,不禁啧叹出声。

  同车的青年女子满脸无奈:“祖母……您快别提这两个字了。”

  这一路往南来,祖母见着什么长得好,势必都有一句“跟浇了大粪似得”,她都怕待会儿见着江都人,祖母也要来上这么一句,那她当真要找个地缝钻进去,连夜遁地拱回营州去了。

  “那咋了!”石老夫人满脸是笑:“好还不叫人夸了?”

  正拿点心喂着两岁孙女的月氏只是抿嘴笑一笑。

  石雯掀开车帘往外瞧:“也该到了吧!”

  石雯很心急——她倒要亲眼看看康芷信中所说“数一数二的未婚夫婿”长什么模样,究竟是不是康芷在自吹自擂。

  此刻,江都参军府中的康芷坐在堂中,正焦灼地皱眉托腮苦思冥想。

  自打从康芷和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