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女真反叛,辽国内乱。
�句。

  曾公亮把一些他做好的公文批示拿过来放在他桌子上。

  政制院的政治生态以赵骏为首。

  全国各地以及各部的重要公文上交到政制院,由政制院进行批阅。

  但这些事情肯定不是赵骏一个人就能搞定的,所以每个宰相除了负责各部门的事情以外,也要进行劄子批示。

  做出决定的劄子最后汇总到赵骏这里,赵骏看完了宰相们的处理方式,没什么问题就下发出去。

  如果有问题他自己改,其余宰相有异议的话,就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拿出个章程。

  基本上除非赵骏一意孤行,否则的话主要还是以大家议论为主。但如果赵骏真的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即便闹到赵祯那也没用。

  他一个人说了算,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行使这样的权力而已。

  赵骏接过曾公亮批示后的公文,每本大致扫了一眼,曾公亮还在旁边解说道:“这是火器司的报告,要汴梁钢铁厂建两条落后的生产线。”

  “建吧。”

  赵骏挠挠头。

  之前落后的生产线其实并没有拆。

  但新的技术成熟之后,落后生产线就没有用了,扔在那生锈。

  不过技术和产业工人还在,以前的那种大炮管、小炮管还有燧发枪的枪管应该还是能做出来。

  这样加上米尼弹与实心弹的生产线,就能组成完整的一战前那种落后的枪炮工业流程。

  谁能想到在已经拥有了无烟火药,堪比二战时期枪炮技术的大宋,还得去造一战前的那种老古董呢?

  “这是火器司的另外一份报告,已经研制出了机关枪、左轮枪等新式武器的图纸,火器司那边希望能够发到钢铁厂去打造。”

  “让他们去试试吧。”

  “然后就是工商部今年上报过来的数据,他们希望略微下调一下酒税,现在粮食太多,多酿酒也能有助于税收。”

  “那让他们自己确定个章程吧。”

  “嗯,工部那边也奏了一些地方工程汇报,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

  “让工部派人去看看,确定方案,保证万无一失,计算好方案需要多少钱,再找各大企业投标。”

  “是,还有户部这边.”

  曾公亮把自己份内的公务一一向赵骏汇报。

  诸多宰相自然是有分工的。

  朝廷目前有五十多个部,一级部门十六个,二级部门和三级部门加一起差不多三十余个。

  而宰相则有十二个,基本上每个人要管理三至四个部门,分管的部门往往是自己在当上宰相之前担任的部门职务。

  比如曾公亮曾经做过火器司知司,早年干过酒务,管过商税院,做过工部郎中,然后是民政部侍郎,最后在户部尚书的位置被任命为宰相。

  所以他目前主要做火器司、工商部、工部、户部等工作。

  其余人也差不多,像夏竦现在主管财政部,也兼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等。

  皆因他以前判集贤院时修过典籍,担任青州安抚使时搞过工程,在三司时做过副使,最后于财政部尚书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