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三喜临门,传国玉玺
br />
  晏殊笑着说道。

  赵骏也笑了起来:“这东西还真就是运气好,以前在网上看过一篇帖子,说为什么猪鬃和桐油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看完才知道它们的用途居然这么大,能够对工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才适当地给蔡质提了一句。不过现在的内燃机应该还只是属于初代内燃机,随着工业的进步,以后会越来越好。”

  “那是不是意味着朕可以有汽车坐了?”

  赵祯笑得合不拢嘴。

  “没那么容易的,蔡质前几年就已经基本完善了内燃机构造,之所以现在才出来,是因为点火装置一直没搞好。”

  赵骏摇摇头道:“我记得后世是用电火花为点火装置才真正把内燃机完善,这次也是物理学院给力,将点火花装置做出来,而且还是摇杆式点火。但除了内燃机,一台汽车还要有完整的冷却系统、燃油供给系统以及别的大量装置,不然光靠一个内燃机,温度一高马上就抛锚趴窝,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研究改进。”

  “这样啊。”

  赵祯有些失望,他没想到一台汽车居然如此复杂。

  赵骏见他神情失落,便安慰道:“不过也别太担心,内燃机作为汽车动力源是最难做的地方,内燃机搞定的话,其余部分只要好好做很快就有结果,估计也就一两年内吧。”

  历史上英国开启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九年,法国人就造了第一台蒸汽动力汽车。然后在一百年后,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正式搞出了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内燃机发展史从雏形到真正能够运用到汽车上,用了足足一百年的时间,它的难度真的那么大吗?

  事实上并不是。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工程师都在对它进行研究,百年时间,内燃机的构造再复杂,早就已经摸得一干二净,如何做工冲程,简单明了。

  真正的难点在于内燃机应该用什么燃料来推动。

  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工程师们就以火药、蒸汽、煤气甚至是空气作为动力尝试制造内燃机,但都因为无法长久而失败告终。

  这种情况直到卡尔·本茨与戴姆勒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造出来,才算是内燃机真正出现在世间。

  所以很多时候某种机械并不是说它因为复杂而难以制造。

  难点在于材料、动力。

  就如同中国古代《墨子》《韩非子》等书籍记载的墨家机关术当中的木鸢,构思也是无比精妙。

  墨子和鲁班都做过,让木头飞起来,甚至能飞三天三夜。

  但有什么用呢?

  再精妙的设计没有动力源最终也只是摆设。

  因而人类发展的本质就是烧开水这句话其实没有错。

  最先以蒸汽为动力就是烧开水,然后就是煤气,烧煤炭,之后就是石油。

  可以说除了电力以外,其余动力都是以燃烧为主。

  所以眼下大宋已经解决了内燃机的动力问题,那么其它问题,也基本就是迎刃而解。

  屋子里内燃机的兴奋头也就那么一会儿。

  得知短时间内看不到汽车,赵祯亦是颇为遗憾,然后就又开始聊起了别的政务。

  如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