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东四
  陈建国抽着下午厂子里没事儿的机会,和师傅请假,直接就出了厂子。

  厂门口的保卫看到陈建国,也就是打个招呼,都没拦人询问。

  都知道他是食堂的厨师,这个时候本来也没事儿。

  要是车间里的工人,没有假条,高矮是不会放他出去的。

  说起信托商店,四九城里其实有不少,不过最知名的还就是东单、西四、北新桥和菜市口四家店子。

  在当时,商品匮乏,而且买东西还需要票证,人们把闲置不用的物件放在委托商店卖,能缓解生活物品的缺乏。

  也因为那里时常出现不需要票证的商品,虽然是二手货,可也是大家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所以,逛信托商店成为了四九城许多年轻人的一大爱好,也因此留下了诸多记忆。

  骑着自行车,陈建国直接奔着东四牌楼就去了,目标自然就是东四信托商店,那里收售的东西比较杂,从照相机、工艺品、手表到服装、皮鞋、帽子、衣服等,应有尽有。

  之所以直接奔着那儿去,而不是往东单,前门那些大店子去,也是因为之前和沈媛媛出来玩的时候,在东四信托商店里看到了一块旧表,样子很简约,反正不像洋表。

  这年头,陈建国买东西也很注意了,那些花里胡哨,一看就知道是进口的东西,尽量少碰为妙。

  不生活在这个时代,你根本感受不到这种氛围。

  国人都以用国产东西为荣,即便觉得差点,但那也是自己国家生产的,用上就与有荣焉。

  像陈建国这种,想弄块洋表的人,真不多。

  当然,这也和陈建国所处的阶层有关系。

  毕竟和他接触最多的人,可不是那些什么高门大户,买东西还得考虑价格什么的。

  进口货,这年头不便宜。

  也因此,陈建国能感受到,如果身边人用上洋玩意儿,那绝对不是让人羡慕的 ,而是会受到嫉妒,背后说坏话。

  不想惹事儿的他,自然只能选择低调些的洋表,或许更加保值。

  毕竟沪城手表名气大,可生产量也大,以后就不怎么值钱了。

  而百货商店里进口的洋表,虽然也都是知名品牌,可也是量产货色,价格都不算高,未来的潜力也就不大。

  倒是信托店里,或许运气好能遇到好点的表。

  陈建国不懂表,所以也就是撞运气。

  东四那块手表低调奢华,倒是很符合这个年代国人的审美。

  很快,自行车就到了东四信托商店外面,在停车点停好自行车,他就进了商店。

  “你好同志,需要看什么商品?”

  进门,就有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开口问道。

  这年头,大家都是奔着为祖国四个现代化服务,所以服务态度也还好。

  至于一些小说里说这个时代出现什么“不许无故打骂顾客”的标语,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或许,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出现过,但绝对不应该出现在五六十年代这个时间段,因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你好同志,我看看这里的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