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宣府镇
也不回的走了,至于掩埋两人的尸体,周建安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凭借着记忆,走了整整一夜,周建安才看到了一座硕大的城镇来,宣府镇三个大字,格外的醒目!

  周建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朝着宣府镇咧嘴一笑。

  “嘿嘿,大明,我周建安来了!”

  宣府镇,作为大明九边重镇之一,同时也是京师与草原最重要的一个门户,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在宣府,不仅有宣府总镇这个边军机构,同时还是万全都司衙门所在地,十分的热闹。

  还好,周建安的户籍文书和牙牌都在那包裹里,不然这宣府镇他都很难进入。

  城外到处都是流民,所以这城门管的也是很严。

  宣府城之大,让周建安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就算是身为百户独子的周建安,似乎也只来过宣府两次。

  第一次时是他五岁时,他爹带着他来宣府赶集,那么小的年纪,能记得什么?

  而第二次嘛,便是现在这次了。

  “我记得老爹说过,都司衙门好像是在东大街上?”

  周建安杂乱不堪的街道上,宣府镇虽然热闹,可是古代的通病那就是脏乱差。

  主街上还好,因为有巡城兵丁不时路过,街道两旁还算干净,可往一些偏僻角落一看,大小便到处都是,苍蝇灰虫漫天飞舞,让周建安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不过一想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洋河堡比宣府镇还要不堪,心里也就释怀了。

  不过这一路上,周建安也看到了不少跪在地上乞讨的流民们,这些人破衣烂衫,携儿带女的跪在街道两旁,瘦弱的身躯相互依靠着,空洞的眼神配上毫无生机的脸色,让周建安无比肯定这就是明末。

  大明末年,小冰河时期,内忧外患,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这场景在周建安前往宣府镇的这一路上没有少见。

  城外那群人散发着绿光的眼神更是让身为后世精锐特种兵的周建安感到震惊。

  经过好一番的询问,周建安终于是看到了都司衙门的大门,脸色一喜,上前出示了腰牌文书之后,便被放了进去。

  经过半个时辰的等待后,负责此事的都司衙门都事安顺便接见了周建安。

  安顺四十余岁,脸色枯黄,由于太过瘦弱,双眼深缩,看起来有些可惧。

  他接过周建安的文书之后,叹了口气,看向周建安的表情,也多了一些同情。

  “这位安都事,我好像不认识吧?”

  周建安看着安顺看向自己的表情有些疑惑的想到。

  安顺却没有再看周建安,而是办起了公事,不一会,周建安继任洋河堡的兵部批文便被他找了出来,而后汇同一枚铁制官印,一同交给了周建安。

  不过这些东西里面可没有官衣或者是甲胄,因为大明有一条很扯淡的规矩,那就是军户需要自备器械。

  “建安啊,你爹都安葬好了?”

  安顺突然一句话,让周建安一愣,不过还是立马回到。

  “安都事有心了,我爹已经安葬好了。”

  “嗯,这洋河堡,以后就要靠你了,想当初....”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