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留下痕迹
��。诸位最好别笑。”

  “为什么?”

  “哎呦,你想啊,笑两刻钟,那嘴不得抽筋啊?就跟服役时候站队列时候的表情就行。”

  一家人一想也是,若真要坐在那坐两刻钟,一直笑着那可真是要抽筋,反倒难看。

  于是这一大家子便都整理了一下衣衫,父母坐在中间,抱着孩子的儿媳和孙辈坐在两侧,四个都服役过或是走南闯北有劲头的,便站在了后面。

  也不见对面那人提笔,只是钻进了一个黑毡子的小帐篷,不知道鼓捣了些什么,然后喊他们面对着那个木箱子,静静等待着漫长的两刻钟。

  两刻钟其实不长。

  但两刻钟不能说话,不能聊天,不能走动,还要保持一张严肃的脸,这就有些漫长。

  漫长的等待中,众人各有心思。

  庶俘芈不是第一次接触这东西,前一阵他们的骑兵旅整建到骑兵师的时候,他这个旅帅和同袍以及师长们一起照过一张,不过那一次快的很,有专门专业的人配药,既没有爆炸也没有着火,而且也不需要等太久。

  他看着木箱子,心里想的却是和这木箱子完全无关的事,他在想过一阵假期结束之后的种种。

  这一次泗上扩军的事不是机密,肯定是要准备打大仗了,济水那边还在修城邑堡垒。

  回去后他所在的骑兵师就要调到莒城附近,庶俘芈心想难不成要和齐国开战?理由总归是好找的,齐国的骑兵也很弱。

  再就是上面终于定了下来,以后哪怕是非武骑士的骑兵,也只装配铁剑,愿意装配短铳的自己购买,但是不再配发,放弃了骑兵用短铳的战术,庶俘芈觉得这算是一件好事,打开缺口的事就交给炮兵和步兵就是了,拿着短铳的骑兵算是怎么回事。

  庶归田则心想,这倒是个好东西,自己远离家乡,可以让父母时常看看。

  但转念又想,这又不一样,自己和二哥长得其实很像,毕竟同胞而生,自己也就是瞎了只眼睛,晒黑了许多,别的却也区别不大,父母想看的不是模样,而是自己。

  然后又想,若是自己真的死在了海上……倒是得提前告诉二哥一声,若是父母有病非要想见自己的时候,得让二哥戴上眼罩,最好再留一套习流水师的军官服装,到时候也可以让父母了却个心愿。

  他想,这件事得和哥哥姐姐们商量下,这不是小事。

  作为父母的两人,看着眼前的木箱子,看着旁边贴着的那些仿佛是实物的黑白画,感慨最是多。

  他们的父母做了一辈子的农夫,不能离开土地;他们这一辈经历了墨家入泗上的一切,流过血、纺过布、打过仗、挖过渠……无怨无悔,只为了当初“乐土”的梦想。

  于今日看,那时候仿佛遥不可及的《乐土》诗篇,如今早已达成,甚至胜而过之。

  当初觉得吃饱了、有自己的财产土地、孩子们能够如君子一般识字,就算是乐土,而且是遥不可及的乐土。

  现在想想,当初的诗篇竟是那样的不敢想象,当初说的草帛做窗,一些人家已然换成了璆琳窗,更不要说那些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许多事。

  两人都守着规矩静坐着,纵然说着要严肃,可嘴角还是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庶君子则在想,以往会有无所不知的圣人,想来今后不可能有了。自己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