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不愿骗你
红梅,很是应景。

  包间里头,有前后两道窗。

  前窗朝外院开,因院外是个石子小园,没什么景致,所以常年关着。

  月洞型后窗朝里开,用两层葱绿珠帘遮挡,可以听到包间外的人说话。

  若要透过窗子看人,也可以收起珠帘,大大方方地看。

  二人刚坐下,就有茶姑娘拎着炉龛和都篮进来,取出炉子和茶具摆在几案上,开始跪下做茶。

  店丫头端来冻酥花糕、透花糍、玉露团和酴(tu)醾(mi)酒,一一摆上,态度谦卑地问:“叨扰二位贵客,中午想吃些什么菜?”

  长熠看着顾浅,顾浅说:“我都行。”

  他便对店丫头说:“拣时令的菜来十道,再暖两壶果子酒。”

  他二人来得偏晚,若不是长熠早预定了包间,恐怕此时连个堂桌都排不上。

  此时,一楼二楼的新举子们已经喝至兴头上,言语间开始没规没矩起来,嘈杂的人声透过珠帘清晰地传至包间内。

  “你我熟读圣贤书,在陛下眼里, 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的猴子……”

  “楼兄慎言!邱兄言下之意,满朝文武皆猴子。朝中大人都没说什么,你不忿什么?”

  “……陛下、陛下这是在骂朝臣们呢!猴子是走兽,守山群居不知变通,千百年来,你见过哪只猴子能做人言语?”

  “鄙人认为,陛下力排众议,给天下人读书机会,此为不世之功!试问,哪朝哪代,哪个帝王能做到如此?”

  “呵!义学还没办起来,且等等看罢!”

  “荒唐啊,荒唐!我等数年苦读,家中耗费巨大,尚不能作保能否考取功名……义学一开,什么阿猫阿狗都来读书,天下岂不乱套?”

  “匡兄这就要鸣不平?往后农民佃户的子女读书入仕,与我等平起平坐,那才叫笑话!”

  顾浅走到窗边,撩开珠帘,向下方瞧去。

  那些举子们衣着光鲜,看得出来出身不凡。

  他们拿着酒樽或酒杯,三五成群或站或坐,个个红着脸直抒胸臆。

  她心道大凤朝果然风气开明。皇城根里,天子脚下,人就敢在外头大声议论朝政、议论女帝。

  “你莫生气。”

  长熠边说边走过来,将珠帘全部打起,挂到两边,坐在顾浅身边:

  “他们也只是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并不知道事情全貌,喝了酒胡言乱语罢了。”

  顾浅笑道:“我不气。如今政令通文还没下发出去,这些读书人有误解也正常。”

  她翘起二郎腿悠悠道:“就算是信息发达的年代,都会有许多人,自己还没弄清楚事实真相呢,就急哄哄地开口发表意见——这种人、这种事,我见多了!”

  有一年,山脚下一户人家的孩子发烧,他奶奶不带他去诊所,非要抱来庵里,找师父求符水。

  师父一摸孩子额头烧得滚烫,叫老人家赶紧抱去诊所打退烧针。老人认死理,非说娃是撞了邪,打针不如吃符水。

  师父没办法,自己跑一趟下山把诊所的老医生喊来,给孩子打了退烧针。

  因为耽误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