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她需要你的帮助
打完八段锦,正式开始议事。

  吴大监一挥佛尘,刚张开嘴,还没来得及唱“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便听到女帝中气十足地声音响彻大殿:

  “朕欲广推义务小学……”

  吴德伦立马闭上了嘴,低眉垂首退至侧后方,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由朝廷牵头,鼓励地方乡绅出资,在各州县设立学院,符合年龄的儿童皆可入学念书,不知各位爱卿可有良策将此令尽快落实下去?”

  人群中静寂了几秒,然后开始窃窃私语。

  “哎!(↗)”顾浅笑得和善,“众爱卿有话不妨直说,叫朕也听一听各种意见嘛!”

  话一出口,武官一列中为首的紫袍大将孙烈风站了出来,他抱拳道:

  “陛下!陛下此令惠及苍生,老臣不敢妄议!臣只觉得,大凤朝‘重文轻武’势头已现,若要推行、推行……”

  “义务小学。”岑沐年低声提醒。

  “若要推行义务小学,是否应当文武并济?”孙烈风微微皱眉,巴巴地望着女帝。

  孙烈风是与先帝并肩作战过的老将,封号开国大将军。因为其名“烈风”二字刚劲威猛,大家便习惯称他“烈风将军”。

  大凤朝自止战后就生出了“重文轻武”的苗头,如今世人皆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烈风将军说“势头已现”是思量再三之后的委婉措辞。

  常言道,穷文富武。

  读书可以开班,模式化教学。

  但习武不行。若要学出一些名堂,非得重金聘请高人手把手地教导才能出成绩。

  先不说民间有没有那么多高人,就是习武用到的诸般兵器、马匹都造价不菲,而且一旦管理不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再者,练武是体力活,若没有充足的营养做后盾,布衣子弟根本顶不住,容易白白折损在里头。

  ……文武并进,成本太高了!

  顾浅细细思量一番,没有直接驳他:“烈风将军提议不错,值得参考!”

  孙烈风自己不是没有想过其中的重重阻碍。但他作为老将,还是决意站出来当了出头鸟。

  他以为陛下会列举诸多因素反驳他的提议,没想到陛下如此轻描淡写就接受了。

  他一时有些懵。

  文官那边已经陷入在焦灼。说什么——

  “各州县推广教学,简直荒诞!”

  “所需经费之巨大不是朝廷能负担得起!”

  “乡绅愿意修桥铺路,一为功德,二为方便。但办学之事年年需要银钱,谁肯出这个钱?”

  “读书人七岁开蒙。庶民布衣之家、庄头佃户牧民,七岁的孩子可以浆洗衣物、烧火煮饭,若是叫去学堂,家中活计谁来做?”

  “是啊!况且田间地头的活儿,不念书识字也能干。”

  “大家都去读书科考,土地荒废,田亩长草……可笑可笑!”

  顾浅见文官们群情激愤,却无人敢站出来跟她battle,于是转身问吴大监要了他的佛尘。

  “梆梆!”

  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