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嘉埔
周二下午,利用中午下班机会,我带着行李包混出了南海那家工厂区,出工厂、从南海市辗转广州、东莞,于下午四点多,又到了宏远工业区嘉埔机械厂的门口。由于已和嘉埔机械厂陆经理提前电话联系了,所以很快的通过门卫这关。
当时,行李是放在了门房,这回索性就径直上了三楼,去找陆经理。随后是一系列办理报到手续、领工服等环节,于当天下午,我就顺理成章成了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工作安排第二天上班再论,随后,去了办公室对面的职员宿舍楼。我被分配到了五层东头的房间,里面满员标准是住四人一间房。
室内顺着东西两墙,各放了两张床,最里头西面是卫生间,东面是洗漱间,北面穿过个小门,是还没封闭的阳台。进去后,我挑了靠西面最里面的一张空床,开始着手挂自己的蚊帐、铺床,而后把行李放在一个空橱柜里。
一阵忙碌后,这才得以小坐在床边,歇歇脚。当时,房间算我是三个人,我的对面还空了一张床。此时,单位还没下午下班,整栋宿舍区职员楼就我一人。我把房间前后门一开,顿时穿堂的凉风,呼呼而过,真凉快!这里的住宿境况,比南海那家企业是好了不少。进洗手间,把热水器一开,痛痛快快地冲了个热水澡,是呀,快两周了,还是第一次热水冲洗,说不出的舒服,随后我把衣服也洗了,用了室友多余衣服架子,挂衣服在阳台的绳子上。当时,怕风把衣服吹到楼房下厂外的野地里去,就找了绳子,把衣服架和晾衣绳捆在一起,我看室友晾衣也是采用了这样的预防措施,是学他们样子。一切都处理完后,我去五层楼最西边烧开水的公用间,打了些开水,这才得以端着水杯,去北面观察一下周围的景色。
从北面的五楼远望去,宏远大桥,东西横跨在一条流经南北走向的溪水上,那时,我身处工厂的北面及大桥的西面,还是一片空旷和杂草横生的未开发区域。沿着桥往东看,一直到往来东莞和虎门的107国道一线,已是多年成熟连片的街道、工业区和居住楼群。在桥西的那里,有个简易的汽车修理和洗车行,再往西有个路口,南拐就是一条两个车道的路,一直可以通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爱迪花园小区。后来,在宏远这片区域,只要你告诉别人,你要去爱迪花园小区,当地和周围的人都这里的位置,可见这个商业和居住小区,早已家喻户晓。从阳台远望东区,明显看出是近几年才投入使用的一座现代化大型工厂,方形规整的厂区,被漂亮的白色铁栏杆围拢着,大型宿舍和连体的宏伟厂房,在天蓝色的外围装饰下,甚是气魄和震撼,这片区域在宏远西大桥以南显得格外醒目。按照之前粗略掌握的信息,这家厂,是当时新科电子厂的新厂区,他的老厂区多年前我都知道,它在过了桥宏远东面的马路南侧,据说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入驻宏远工业区老字号的港资企业,后来规模扩大了,就在这边建立了个大原来好几倍的新工厂。两边工厂由于业务紧密,往来有定点、定时互开行和运输员工的班车,只要是公司的员工,都可以凭借厂牌,自由和免费乘坐,往来两边,非常方便,嘉浦员工也可以免费乘坐往来两边,这是后话!当时,我只是看了的大概,其实关于这家企业后来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在楼上欣赏周围风景的当间,嘉浦工厂下午下班的铃声响了,那声音,就象多年前大学上下课的电铃声,急促而又清脆。我来到南侧的楼道过道处,从五楼看下去,一片绿色厂服的海洋。前边三楼北面和东西的三个大门都打开了,熙熙攘攘,着绿色工装的员工,鱼贯似的出了门,俯瞰就像一个个小点,男男女女。但奇怪的是,他们很少有人直接上楼,而是都向公司的西门口走去,顺着这个长长的人流,绕过西外墙,东拐,从厂子南侧的煤屑路一直往东,再绕过当时那里那条污浊的水塘北拐,居然从新科厂的西门,进到了新科厂。当时,我还纳闷
当时,行李是放在了门房,这回索性就径直上了三楼,去找陆经理。随后是一系列办理报到手续、领工服等环节,于当天下午,我就顺理成章成了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工作安排第二天上班再论,随后,去了办公室对面的职员宿舍楼。我被分配到了五层东头的房间,里面满员标准是住四人一间房。
室内顺着东西两墙,各放了两张床,最里头西面是卫生间,东面是洗漱间,北面穿过个小门,是还没封闭的阳台。进去后,我挑了靠西面最里面的一张空床,开始着手挂自己的蚊帐、铺床,而后把行李放在一个空橱柜里。
一阵忙碌后,这才得以小坐在床边,歇歇脚。当时,房间算我是三个人,我的对面还空了一张床。此时,单位还没下午下班,整栋宿舍区职员楼就我一人。我把房间前后门一开,顿时穿堂的凉风,呼呼而过,真凉快!这里的住宿境况,比南海那家企业是好了不少。进洗手间,把热水器一开,痛痛快快地冲了个热水澡,是呀,快两周了,还是第一次热水冲洗,说不出的舒服,随后我把衣服也洗了,用了室友多余衣服架子,挂衣服在阳台的绳子上。当时,怕风把衣服吹到楼房下厂外的野地里去,就找了绳子,把衣服架和晾衣绳捆在一起,我看室友晾衣也是采用了这样的预防措施,是学他们样子。一切都处理完后,我去五层楼最西边烧开水的公用间,打了些开水,这才得以端着水杯,去北面观察一下周围的景色。
从北面的五楼远望去,宏远大桥,东西横跨在一条流经南北走向的溪水上,那时,我身处工厂的北面及大桥的西面,还是一片空旷和杂草横生的未开发区域。沿着桥往东看,一直到往来东莞和虎门的107国道一线,已是多年成熟连片的街道、工业区和居住楼群。在桥西的那里,有个简易的汽车修理和洗车行,再往西有个路口,南拐就是一条两个车道的路,一直可以通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爱迪花园小区。后来,在宏远这片区域,只要你告诉别人,你要去爱迪花园小区,当地和周围的人都这里的位置,可见这个商业和居住小区,早已家喻户晓。从阳台远望东区,明显看出是近几年才投入使用的一座现代化大型工厂,方形规整的厂区,被漂亮的白色铁栏杆围拢着,大型宿舍和连体的宏伟厂房,在天蓝色的外围装饰下,甚是气魄和震撼,这片区域在宏远西大桥以南显得格外醒目。按照之前粗略掌握的信息,这家厂,是当时新科电子厂的新厂区,他的老厂区多年前我都知道,它在过了桥宏远东面的马路南侧,据说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入驻宏远工业区老字号的港资企业,后来规模扩大了,就在这边建立了个大原来好几倍的新工厂。两边工厂由于业务紧密,往来有定点、定时互开行和运输员工的班车,只要是公司的员工,都可以凭借厂牌,自由和免费乘坐,往来两边,非常方便,嘉浦员工也可以免费乘坐往来两边,这是后话!当时,我只是看了的大概,其实关于这家企业后来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在楼上欣赏周围风景的当间,嘉浦工厂下午下班的铃声响了,那声音,就象多年前大学上下课的电铃声,急促而又清脆。我来到南侧的楼道过道处,从五楼看下去,一片绿色厂服的海洋。前边三楼北面和东西的三个大门都打开了,熙熙攘攘,着绿色工装的员工,鱼贯似的出了门,俯瞰就像一个个小点,男男女女。但奇怪的是,他们很少有人直接上楼,而是都向公司的西门口走去,顺着这个长长的人流,绕过西外墙,东拐,从厂子南侧的煤屑路一直往东,再绕过当时那里那条污浊的水塘北拐,居然从新科厂的西门,进到了新科厂。当时,我还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