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蓄势
�所以此次回国企后,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更多的是和同事、朋友及同学玩的多。再一项占用时间多的,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或做饭,或忙家务等更多,这样的生活,重复并贯穿了九七年的下半年,总的这年周围的亲人,都还算平安。

  在进入九七年暑期后半段,公司里的日子和大环境经济收入,还是那样的不景气,因为我出去了一次,外面的收入,时刻让我留恋和牵挂,当然练就自己过硬本领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旦离开家和这个旱涝保收的国企,如若你的技术和技能多一门,并能选择独立闯荡,那么你的收入就会相应提高很多,那些年南北剪刀差很大。

  回顾和总结外出的经验,最大体会就是,要自身过硬和强大,比如作为我们这行业的电脑绘图能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时候在南方,计算机设计和绘图,应用已经逐渐渗入机械行业,并初步得到了使用,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熟练使用它直接挂钩。就拿我来说,曾经多次的高收入打工机会,就是因为自己的计算机绘图cad没有熟悉和不会使用,而失之交臂,而且很多单位没有提供你静心来学习的机会,所以这次回国企上班后,我就迫切的找各种机会去补习这方面的知识。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我高中同学且在“兄弟”中的老大,记得他当时在省民政厅工作,他们单位的地下室,有台286的台式电脑,当时电脑操作系统还是dos系统年代。于是,在和他联系后,我一连好些天,在自己下午下班后,坐公交车,去他那里自学到晚上。他那里,有间值班室,晚上也可以睡在那里,他一般陪我到晚上十点后,就回他的住处了,我则让他把我锁在地下室里,我还要自学很长时间的电脑操作,当然更多的练习打字和系统操作的学习,经过陆陆续续一个月的自学,我从计算机构成、启动、备份和文件操作,也包括打字等了解了不少,对办公自动化方面也有了认识。那时,国企很少有电脑用于工作的,即使集团有,也是财务部门的几台有限的286,就那,还是严禁别人使用。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我当时模模糊糊的感觉到,我极有可能后面不会这样四平八稳的在国企,而且就这么平庸的坚持和闲散下去,因为后面我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很重。算算日后买房、孩子上学、给农村老人养老,还有自身生活改善等,都迫使我去依靠自己能力去创造,而国有单位那时的境况,就是个养老和混日子的地方,当时的环境看不到前程,可谓前途茫茫。后来的两个月后,经过和爱人商量和合计后,终于下定决心,用我曾打工的收入,买了台方正牌的电脑。那时主流中央处理器连maxx都不是,且外带只有十五寸彩显显示屏,这已经是当时的奢侈品。在当时的家庭中,能有如此的魄力,去拥有台电脑,可是很奢侈的,因为连很多单位,都没有这东西。当时操作系统,是刚刚脱离开流行使用的dos系统,进入win95操作,办公软件革命性的有了word 和excl95,并逐渐取代wps等。我在周围同事和朋友中,可是美美的炫耀了一把,当时电脑中的基本型就这状态,但价格却是一万多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的工资也就两百不到,这算大件中的大件了。买回来后,我就把沙发减少了几个拼块,多余的几个放到爱人她姐单位的库房中,这样家就节约出一平米多的地方,好在房间可以安放它。那年,又在电信局缴纳了初装费四千三百元后,在家里安装了一部室内私人固定电话,这在当时,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呀,能留个私人电话,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都很羡慕我。其实,现在想想,要是当时在单位上班而不是外出第一次打工,哪有那样的经济基础干这些事情呀,还是出去打工的日子好,才真正的体会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这就是自己拼搏后的甜头。那年冬天,我找在单位电脑公司工作的同学,帮我装上了cad绘图软件,那个时候,最新的版本只有r11英文版,当然英语对我,到不算是困难,随后去市书店,买了好些电脑书籍自学。那年冬天,我在这间小小的房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多少个爱人和女儿的酣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