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要变
�内地人。

  经过与爱人长时间的沟通,及我的运筹,我终于初步决定,过了一九九五年春节,就离开妻子、女儿和目前的工作,去异地找我的梦想去。

  那时,我准备要走的时候,孩子刚能坐稳,也就是八个月左右。所有的主意定下来后,我就着手准备启程的工作。首要,就是我把农村租房整理了一下,家具和床等用品等都堆积好。还有,就是此次出去打工,岳父母也支持,孩子和爱人等我走后,将搬回她家,和她父母吃住。当时,她哥和姐都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平时也很少回家,这样我反而省心和安心,可以放开手脚,一个人南下,先去创创。

  当然,离开单位出去打工,这在还没有走出去和稳定情况下,只能给原来公司的单位先扯谎和请假,这在当时,都是普遍采用的类似方法,只是最终这样的请假有效期,普遍都超过不到半年。半年后,如果不再回来上班,就算自动放弃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制度了,也就是自动辞职,或被原单位以不遵守劳动纪律为由除名,这些都是每个打工者,在走出去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对我也不例外,但既然有了外出的这打算,也就义无反顾了。当时,我的确是抱定这样的想法,先扯谎,请了个不长不短,即一个半月的假,如果外面能干,收入也可以,单位开除,也就在所不惜了。再说,毕竟爱人还在国营单位上班,所谓大后方还算安全,且女同志在国营单位干着,照护小孩子及家,我则在外企给她们去拿更多的赚头回来。一家里公、私企业这样的搭配,也不错,其实,这也代表着改革开放初期人的一种就业心声。

  但也有件当时让我没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打算要出去打工的时候,我远在东莞打工的徐同学,却选择了辞职,回我们公司原来的单位上班,起初,我还有些不理解,后来,想想他做的也对。原因之一,就是在他南下这一年多的日子里,国营单位多次“威胁”他,要他回去上班,并拿开除“逼迫”他,那时候,人的就业思想还留恋在国企纠葛的纠结中,毕竟是铁饭碗,得来不容易。但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解决个人的婚姻问题,也证明他暂时选择回来是对的。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在单位谈对象、结婚乃至生孩子,图的就是这些。但后来,毕竟外面的收入,诱惑招呼着他,这是后话再提。

  但总的来说,那年,我出走打工时,徐同学则暂时放弃打工,返原国企上班,这是我们第一次擦肩而过,来了个换位。

  另外,在离开国营单位外出打工的问题上,我在春节期间,也和老家父母和哥哥说明了缘由。由于他们的思想和所处的环境,大的方面还是觉得辛苦读书、求学,好不容易端上了所谓的“铁饭碗”却要自己“砸破”它,实在是可惜,但现实的收入,以及目前的生活状况,又让他们也觉得很无话可说,最终的主意,还是要我来拿,因为他们毕竟没我那样的经历,有的只是通过我的描述和他们支离破碎的观察,最终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外出当初的纯收入,是比“窝”在国营单位按部就班工作要高,巴掌大的小家,或者普通老百姓的算盘,就是如此的现实和实在。后来,父母和哥哥们也逐渐理解了我的意思,从精神上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其实,后来我想了想,人生莫非不是如此,有了社会外部资源的资助,或者叫“贵人”的提携,那是最好的,象我们这样,凭着自己读书的努力,好不容易脱了“农”字外衣,进城有了“公”干初级身份的拓荒者,但陌生落脚点所在周围,可以依靠的社会资源,实在是匮乏的可怜。再环顾周围的昔日同窗,只能有暇顾及,却又无力互助,大家拥有的,就是年龄的优势和充沛的经历,以及对待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虽然,间会拜访和走动的交流,但都是刚在人生路上的起步者,与先者的竞争,还没有到翎毛丰满的时候,只能都算是在社会队伍中的跟走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