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考
  在我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三哥已进入高中就读。三哥数理化成绩是不错的,但有偏科现象,语文凑活,但英语却很是让他头痛,因为在他们之前上初中时候,对待英语的学习没有充分的重视,整个初中荒芜了不少,高中短时间赶上来,却有难度。后来,印象中我高中的三年里,他基本都每年在参加高考,也次次落第。三哥很勤快,人品诚实且性格也深得周围人喜欢。在我还上初中时候,由于其他两个哥哥没有好好念书,或说没有赶上好时候,所以大妈家希望都落在三哥身上,与同龄孩子比,他也很用功。最初,他是考上了第五高中,高中学校距离家里有二十多里地,且要翻一个比较大的沟壑,才到学校,按照习惯这样的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都是周日下午背足一周的干粮,学习和生活在学校,来周的周六下午才回家,周围孩子都是如此上高中,可当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后来,他对待学习的目标就是一心一意要考上大学,所以家里的农活也基本都不太拉扯他了。暑假里,他为了避免打扰和有个清静学习环境,在刚开挖好大伯的新窑洞里,安了个睡觉和学习的地方。记得那时,我也暑假偶尔去他那里学习,有些问题也会请教他,他学习的执着精神,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无形中,他在我前面树立了个标杆。三哥最初的高中三年,一直是在第五高中就读,那所学校,有位本家哥和嫂子,在那个学校教书,平时有些情况,也会对三哥有所照应,对他那段学习经历给了不少关怀,但由于那时我在初中,所了解的不是很详细,只有等我上了高中,才对三哥最后艰难辛苦的复读求学经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大多数就读五中的学生一样,三哥所在高中考入大学和高中专的升学率很低,印象中每年也就有十个左右的孩子,都能如愿考入高等院校,大部分学生则依然摆脱不了选择回乡务农,也有部分界于努力可有希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选择了来年复读或多年转战复读,且复读的足迹遍及三中、五中和县城一、二中等高中之间。

  随着我初中三年级学习的临近结束,距离升入高中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班级里出现了一种思潮和倾向,也影响到了我,那就是同年级中,年龄偏小的,有几个主动要求,留级再复读一年的,他们多数属于那种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选择重读,可能觉得考上高中的概率比较小。也有一种复读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二年能考上初中专,尽早脱离农村。这中间我也动摇过,记得有天下午,我还把这种想法和当时的班主任,进行过交流,他没有想到我会有此想法,因为我当时成绩不属于那种很差的,后来他鼓励我去考。就这样,在一九八二年夏天,我参加了升高中的考试,记得当时考试是在第五高中考的,一连进行了两天,当时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由于距离家有二十里的单程路程,我们那里的考生都选择了考试期间留宿学校。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和物理五门课程,结束完考试后,只觉得有些问题的确很难,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就在暑假里等待通知。但不幸的是我落榜了,没有考上高中,暑假里很是郁闷但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本来就曾有自动复读想法。但我父母对此倒很在意,可以看出他们很不高兴,不知道为何,当时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很低,印象中我班级一大半,居然都没有考上当地高中。自己第一次感觉到了失利滋味,觉得也很丢人,有段时间连熟人都不想看见。当时教过我书且经常来我家找父亲修理自行车的老师,也觉得诧异,学习在班级考试每次都不错,竟然落榜。说到总结,因为年龄小,也没有想象中的系统,只是脑子里忽隐忽现的,觉得好像是发挥不正常,但还是没敢把失利都推到此方面,因为没考上就是每考上,再想那么也没有用处,复读就复读。同村同队经常一起玩耍过的,当年一同从小学毕业的伙伴,居然都没有考上,现在想来也真是离谱。

  第二年我们开学,我进了补习第三班,也有没考上的,少部分被插在应届班,开学后都是之前熟悉的,一个暑假后,再又回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