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他居然活着
�没希望了!

  林浣芝沮丧地咬着嘴唇,脸色绯红,额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沈卉不懂音乐,但女儿的表情告诉她,情况不妙。她望着雅辛战战兢兢地问:“雅辛先生,您看我女儿……”

  “还行,”雅辛说:“虽然基础没打好,但及时纠正的话还不算晚,可以扳过来。”

  这个回答出人意料,母女俩呆呆地看着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雅辛向她们解释,学小提琴最重要的条件是耳朵,是对音阶的分辨力。

  小提琴与钢琴、吉他等弹奏乐器不同,没有固定的音位,音的高低由演奏者自己掌握,所以对演奏者的音阶分辨力要求极高,称之为“金耳朵”。这种能力与生俱来,后天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到的。

  林浣芝就有一双“金耳朵”,每个音都把握得很准,这是学小提琴最基本的条件。至于技巧方面,在他看来不是问题,只要肯花功夫,很快就能提高。

  林浣芝本以为自己搞砸了,拜师没希望了,想不到竟然峰回路转,不禁脸上乐开了花。她本来就漂亮,笑起来更漂亮了。

  雅辛望着她,对沈卉微笑道:“你女儿真美。”

  “谢谢。”沈卉高兴地说:“她太幸运了,能请到您这样顶尖的小提琴家作老师。”

  接着,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按照洋人的规矩,酬金每周支付一次,数目是3块银元。一周上两次课,每次2小时。

  沈卉知道雅辛经济拮据,所以预付了头一个月的酬金12块银元。对等米下锅的雅辛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雅辛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放松了一些。

  由于大批犹太人的到来,提篮桥一带新开了不少面包房、咖啡馆和西式餐馆。雅辛带妻子女儿去了一家咖啡馆,小小的庆祝了一下。

  从那以后,雅辛一周两次来到林家,给林浣芝上课。

  林浣芝想要等父亲出狱时给他一个惊喜,因此每天勤学苦练,手指磨破了,贴上橡皮膏继续练。她此前的老师是个半瓶子醋,导致她指法、弓法都有问题。现在雅辛一一帮她纠正,让她重回正轨。

  一段时间下来,林浣芝的演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雅辛对这个学生很满意,授课之余还教她英语。林浣芝则教他华语,双方相处得很融洽。

  现在雅辛与其说是老师,倒不如说更像是朋友。每次雅辛上完课,沈卉都要做几个菜,请他吃了饭再走。

  沈卉生长在厨师之家,耳濡目染,厨艺相当不错,做的菜色香味俱佳。以前从不吃中餐的雅辛很快就爱上了中餐,吃得津津有味,剩下的还打包带走,让他的妻子女儿也尝一尝。

  转眼半年过去了。

  这一天,慈善组织在金城大戏院举办义演活动,为难民募款,上海演艺界不少名人都会参加。

  沈卉利用志愿者的身份,好不容易替女儿争取到了一个串场的机会,在正式演出的间隙上台演奏。

  林浣芝即将头一次登上舞台,而且场面这么大,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沈卉也一样。

  雅辛鼓励林媛媛勇敢一点,要相信自己。

  “我6岁开始学小提琴,第一次登台的时候年龄比你还小。”雅辛说:“人一生会碰上许多关口,过了就好了。”

  听了老师的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