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偶然播种
  第941章 偶然播种

  此时的地坛书市还不是“市”,指的是在斋宫和钟楼之间的那一小片摊位,与兜售服装、玩具、电子表、古董古玩的,混在一起,是早期地坛庙会特意设置的“自由摊位”。

  这片自由摊位是组织方dc区文化馆赠送给地坛公园年票持有者的福利,也就是说,持有公园年票的人进来摆摊,不用支付租赁费。

  那些地坛公园年票持有者多是退休老头子老太太,哪有什么东西可卖?多数拿点旧书,权当来公园溜腿顺便赚点零花。

  没曾想,去年庙会上,这些旧书卖得挺好。

  顿时引来不少精明商人的关注,他们开始大肆收购地坛公园年票——地坛公园年票的售卖,截止于1981年5月,此后只售卖月票和当日票两种,而这两种票证不具备摆摊资格。

  为此,还造成地坛公园年票票证价格的突然飙升,同时也摊薄地坛庙会组织方的利润。

  也因此,这一政策只实施四年时间,等到地坛庙会采取摊位竞价购买时,就被组织方以“不利于管理、影响市容”的名义,完全取消。

  那些手中持有大量地坛公园年票的商人,自然不乐意,双方闹了起来,最后,dc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地坛公园承诺,另外成立正规的“地坛书市”,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

  可以说,这一小片自由摊位所引发的风波,就是促进“地坛书市”开设的内因。

  探索事件的起源,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当然,卢灿此时没心情探索地坛书市与这片杂乱摊位之间的关系,他的目光落在一件笔搁上。

  所谓笔搁,就是笔架,文房用品之一,文人墨客书写作画时搁笔的文具,与笔架山同类。

  二者的区别在于,笔架山通常为山形,而笔搁通常为造物型,像龟搁、驼搁、蛇搁、龙搁、猫搁、琴搁等,特点是“趴件”,拱形部位有凹槽,以小件为主。

  眼前这件笔搁为铜质,双螭龙尾部互挽,各有三足着地一足缩在腹部,双龙头部回望,整体呈“虚椭圆”形,龙身起伏,形成搁谷。

  卢灿蹲在摊位面前,拿起这件双螭龙笔搁,整件作品,龙身黄亮,包浆厚重,足部以及腹部缝隙,有些绿意,造型端庄雅致,颇为不俗,好东西!

  “问个价?”卢灿手握着笔搁,对面前的老者笑笑。

  摊主是一位六七十岁的戴老花镜男人,有点像工厂退休的工程师——同为知识分子,工程师属于常年被“压迫”的对象,气质上要比大学教授或者文化研究者更内敛,不张扬。

  呃,通俗说,就是有点“窝囊气”。

  摊位上除了这件笔搁,还有几件文房四宝,边角处摞着两摞旧书。书籍卢灿还没看,其它几件东西了一眼,虽然价值一般,可都是清末民初的真家伙。

  应该是老者自己的书房用品,也不知为啥要售卖。

  “一千……二。”老者看了看卢灿,又瞅了眼身边几人,似乎在琢磨卢灿几人是不是真正买家,犹豫片刻后,报出一个价格。没等卢灿说话,他又紧着介绍,“不是我多要……你拿的那个笔架,是明代的老东西,文物店收的话,也要一千。要不是……我真舍不得卖。”

  后面的话说得声音有些小,卢灿没听清。

  能看得出来,这位老先生不是那种常年出摊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