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撞进贼窝
比较贵,没什么赚头。”王守昆摇摇头。

  纽瓦克是纽约的卫星城,人工成本要比纽约市更低,可是依旧高昂。

  卢灿心头一动,马上笑道,“王哥为什么不考虑去亚洲开设工厂?东南亚,或者香江的人工成本,很低的。”

  王守昆显然不太认可,翻翻手掌,“高昂的海运费用,会拉平人工成本所带来的的差额。”

  卢灿盯着对方看了眼,这位王哥在生意上的天赋,恐怕不怎么突出。

  不过,为了将王老哄到虎博扫清障碍,卢灿还是耐心的点拨对方一句,“纽瓦克的工厂,完全不需要关闭,但,这不影响你拓张亚洲市场。亚洲人也要用玻璃的……专业级或者民用级市场,都未必比北美小。”

  王守昆捻着手指,沉默下来。

  并非王守昆特别笨,真要笨的话,他也不会想到去开一家玻璃工厂。他的毛病是典型的“二代”病,也就是“家境不错,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有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味道。

  相对而言,这种病在富三代时,往往不存在,他们会考虑家族产业的“二次创业”。

  因此,亚洲市场的优势,并非王守昆看不见,只是没有资源,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闯,太累,远没有打理现成的产业舒适。更为关键的是,现如今他的玻璃厂也不是生存不下去,只是利润要比以前少一些而已。

  这就是舒适区所带来的惰性,很多企业都死在这上面。

  见他还在犹豫,卢灿又微笑加码,“王哥估计没回过国内吧。最近那边正在改革开放,毗邻港岛的深城被划为开发区,也在招收各种企业去办厂,各种政策优惠不说,人工更是便宜的吓人。”

  “我在国内的关系还算不错,不仅与友谊商店体系中有专柜,和京师农机厂合作成立了一家拉杆箱生产厂。你猜他们的工资是多少?”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果然引起王守昆的注意,“多少?”

  卢灿伸出两根手指晃晃,“月工资折合港纸两百,折合美元不到三十。”

  王守昆听得手一抖,“不可能!”

  卢灿笑眯眯耸耸肩,也不辩解,“这次我准备邀请王老去虎博看看,王哥,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带嫂子和孩子走一趟香江,我安排人带你回国内看看,眼见为实。”

  他还真没胡说,1980年中国人均年收入308美元,同年美国人均年收入美元,大约只有北美人的四十分之一。

  卢灿继续蛊惑道,“如果王哥你有想法在深城开一家玻璃厂,我可以投资一笔。那边的关系,我比较熟,我来安排人走通办厂流程,也可以安排人在香江设立销售中心,主打香江、新加坡、弯弯市场,这三个市场,我同样也有些门路。”

  这条件,别说王守昆,连旁听的朱蕊也心动不已。

  卢家实力怎样,似乎不用证实——他家敢一口气吃下自家老爷子一辈子的收藏,那可是价值好几千万美金的货品,这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更何况,他家还有超大的私家博物馆、珠宝公司,还有银行……

  “卢少那天回港?”朱蕊见丈夫还在思考,她先一步笑着问道。

  “我和阿璃还会待上半个月,不用管我们,您一家如果去港岛,完全可随同这次张老他们一道走。我的飞机就在肯尼迪机场停着,到时候会送大家回港,应该能坐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