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九章河洛之役(下)终章
��月,曹操终究是领军渡过了大河,是在青州。毕竟相对于漫长的大河水道,两万军力太过弱少了。不过四月中渡河北上的十万曹军,此次回来的却只有八万。邺城攻城战算不上惨烈,可一定的伤亡还是必须的。而且曹操还要留下部分军力防卫冀州,防备这刘备军北上偷袭,有两万水军在手,渡过大河和补充物资就太方便了。
可惜时间还是晚了。汇合了于禁所部后,曹操立刻领军西进,黄忠部在豫州接战,虽然连连失城丢地,可许都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闸生生的挡住了曹军的前路。
一连串的攻城战耗去了曹军的兵力也耗去了刘备军最需要的时间,徐晃撑不住了,紧接着曹仁引军退出荆北全力北上。
徐晃在这一战中感觉很窝火,他除了开始时露了露脸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在和刘备搞对峙。刘备手下有五万军,随军的还有庞统这个高手中的高手做参划,又有关平、陈到等悍将压阵,根本就不惧徐晃那四万人马。
野战打不过,徐晃就只能守城。这一守就是两个月。
然再省吃俭用粮草也有吃完的时候,军中的马匹也杀尽了,徐晃不想饿死就只能从潼关撤军,经弘农入洛阳。
程昱只得出兵相救,不然的话徐晃部三万军根本就不能活着走进洛阳(留下了部分兵马断后)。
夏侯渊引五万大军出征,这是程昱能拿的出手的最大兵力了。他手中虽然握有六万主力军以及少量的郡国兵,可他要守卫的地方也很多,东线的虎牢关、轩辕关、大谷关等,洛阳本城以及西面的函谷关等等。出五万军,程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夏侯渊在刘宪手下吃过大亏,加上河洛形势不妙,出来的任务又是接应徐晃以保存军力第一。所以行动未免就有些太过谨慎了。刘宪自引七万军西向,看似要去截杀徐晃军,张飞却另引三万军埋伏于山野之中,待到夏侯渊大军出函谷关后,再趁虚而入。
夏侯渊一个不查被张飞引军抄了后路,等到回过神来时,函谷关前刘备军的大营已经立起,并且牢牢挡住了通往关上的道路。如此一来夏侯渊竟然是有家不能回了。
怪也只能怪函谷关太过险要,一面城门当前,太好堵了。张飞引军关下时,曾准备趁虚叩关,但关上三千曹军殊死用命,函谷关又险要无比,刘备军虽有十倍之人却始终不能得手。待到夏侯渊、徐晃两军会合之后,刘宪也引军汇合了张飞,如此在函谷关下形成了新一轮对峙局面。
如之前在潼关一样,曹军军中依旧缺粮,根本就不可能和刘宪长久对峙。程昱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要命的是函谷关。
它东临弘农绝涧,西拒衡岭高原,南依巍巍秦岭,北接滔滔黄河。古道全长15里,是长安到洛阳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有函谷关阻隔,刘备军也好,曹军也罢,都是进不了洛阳。就在这时,荆北的曹仁部军粮也是将尽,无奈之下只能引军北侧,放弃荆北地区。
这一军令引得曹仁手下军心大乱,大多数的当地军士逃营而去。关羽不想与曹仁硬拼,只能层层布兵,不断地对曹军进行围追堵截,却从不将他们逼入死地,断了他们生路。从荆北杀到兖州,十三万曹军最后只剩下了七万来人马,军力折损了足足四成。
曹仁部的撤退使得荆州完全纳入了刘备军的控制(南阳郡本属于荆州),也使得荆州与豫州得以连成一体,可以说豫州以东地区,除了洛阳外已经全部落入了刘备军之手。
关羽引大军入豫州,十万刘备军的北上使得其在豫州的统治瞬间固若金汤�
可惜时间还是晚了。汇合了于禁所部后,曹操立刻领军西进,黄忠部在豫州接战,虽然连连失城丢地,可许都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闸生生的挡住了曹军的前路。
一连串的攻城战耗去了曹军的兵力也耗去了刘备军最需要的时间,徐晃撑不住了,紧接着曹仁引军退出荆北全力北上。
徐晃在这一战中感觉很窝火,他除了开始时露了露脸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在和刘备搞对峙。刘备手下有五万军,随军的还有庞统这个高手中的高手做参划,又有关平、陈到等悍将压阵,根本就不惧徐晃那四万人马。
野战打不过,徐晃就只能守城。这一守就是两个月。
然再省吃俭用粮草也有吃完的时候,军中的马匹也杀尽了,徐晃不想饿死就只能从潼关撤军,经弘农入洛阳。
程昱只得出兵相救,不然的话徐晃部三万军根本就不能活着走进洛阳(留下了部分兵马断后)。
夏侯渊引五万大军出征,这是程昱能拿的出手的最大兵力了。他手中虽然握有六万主力军以及少量的郡国兵,可他要守卫的地方也很多,东线的虎牢关、轩辕关、大谷关等,洛阳本城以及西面的函谷关等等。出五万军,程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夏侯渊在刘宪手下吃过大亏,加上河洛形势不妙,出来的任务又是接应徐晃以保存军力第一。所以行动未免就有些太过谨慎了。刘宪自引七万军西向,看似要去截杀徐晃军,张飞却另引三万军埋伏于山野之中,待到夏侯渊大军出函谷关后,再趁虚而入。
夏侯渊一个不查被张飞引军抄了后路,等到回过神来时,函谷关前刘备军的大营已经立起,并且牢牢挡住了通往关上的道路。如此一来夏侯渊竟然是有家不能回了。
怪也只能怪函谷关太过险要,一面城门当前,太好堵了。张飞引军关下时,曾准备趁虚叩关,但关上三千曹军殊死用命,函谷关又险要无比,刘备军虽有十倍之人却始终不能得手。待到夏侯渊、徐晃两军会合之后,刘宪也引军汇合了张飞,如此在函谷关下形成了新一轮对峙局面。
如之前在潼关一样,曹军军中依旧缺粮,根本就不可能和刘宪长久对峙。程昱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要命的是函谷关。
它东临弘农绝涧,西拒衡岭高原,南依巍巍秦岭,北接滔滔黄河。古道全长15里,是长安到洛阳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被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有函谷关阻隔,刘备军也好,曹军也罢,都是进不了洛阳。就在这时,荆北的曹仁部军粮也是将尽,无奈之下只能引军北侧,放弃荆北地区。
这一军令引得曹仁手下军心大乱,大多数的当地军士逃营而去。关羽不想与曹仁硬拼,只能层层布兵,不断地对曹军进行围追堵截,却从不将他们逼入死地,断了他们生路。从荆北杀到兖州,十三万曹军最后只剩下了七万来人马,军力折损了足足四成。
曹仁部的撤退使得荆州完全纳入了刘备军的控制(南阳郡本属于荆州),也使得荆州与豫州得以连成一体,可以说豫州以东地区,除了洛阳外已经全部落入了刘备军之手。
关羽引大军入豫州,十万刘备军的北上使得其在豫州的统治瞬间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