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画技
“这东西能吓跑乌鸦?”

  对问,赵晨星摇了摇头,又道:“当然不行,因为还缺一步。”

  说话间,赵晨星站立起身体。

  而后他将光老板买来的毛笔,朱砂和墨水调和好,又拿起宫灯。

  提笔捧灯之后,赵晨星略微思索,才告诉那二位好奇的老板道:“想要镇住乌鸦,我需要在灯上边……画点凶兽!”

  语毕,在那被姜水侵染到明黄色的灯面纸上,赵晨星挑起沾染着水墨的毛笔,沉稳的摁下了第一笔……

  赵晨星提毛笔画画,光老板这是第一次看见。

  而且一个木匠却像个文人墨客般摆弄笔墨,这多少让他感觉有些违和和别扭。

  不过,当气定神闲的赵晨星,完成他在八面宫灯上的第一幅作品时,光老板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见识的短浅。

  谁说木匠……就不会画画了?

  赵晨星首先画出来的东西,是一只水墨丹青的“鹰隼”。

  这只猛禽在纸张上正展翅高飞。

  它全身的毛羽由墨水组成,阴阳明暗间仿佛跃然纸上。

  在极力震翅的同时,这鹰隼还在低头俯视。

  它那被朱砂描绘出来的红色眼睛,正发出凌厉的光泽。

  这只鹰隼画的太形象了。

  以至于光老板虽然明知道这东西是假的,但也为这猛禽的眼神所摄。

  躲开那猛禽犀利的眼睛后,光老板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赵晨星。

  而后他不解的味道:“晨星!你到底是干嘛的呀?会做木工,会做墨锭,会雕刻,现在又会画画,你全能呀?!”

  听着光老板的感叹,赵晨星倒是平淡的很。

  他只是告诉光老板说,他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现代人对于“匠人”这个词的理解,太狭义了。

  毕竟,现代是一个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年代。

  但在古代,以及经济不很发达的赵晨星老家,就没法儿分的那么细的。

  说话间,赵晨星又反问光老板道:“光老板,你去过故宫么?”

  “去过!”

  “见过那里的雕梁画栋么?”

  “见过!”

  “画的怎么样?”

  “好!”

  赵晨星点了点头,而后自豪的笑道:“那些东西,都是出自古代和现代匠人的手。我……也在那上边画过的!”

  说完这些,赵晨星又有感而发。

  他讲述说,古来“画”“匠”本是不分家的。

  因为不会画,一般也不会雕,不会雕,也就没法做精细的木活出来。

  所以,匠师多善画,这是行里的一句俗语。

  在古代,许多有名的工匠,雕塑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画家。

  甚至,如历史上著名的匠祖蒯祥,塑圣杨惠之,匠师郁国章等人,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名倾天下的大书画家。

  从某种角度来说,水墨丹青是古代大匠师的必备才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