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修整
  孙小余挨打的时候,赵晨星正享受着他难得的三天“休假”。

  其实,如果说赵晨星是在休假也不很正确。

  因为在这段时间,他大部分时候,还是在为木工店开张的事情,未雨绸缪。

  休整期间,赵晨星将自己租住房里的工具一一打包,上油,运送到泰昌路的店里。

  而后,赵晨星又上街,亲自买了一些磨片,砂轮,锯条等木工常用消耗品“备工”。

  之后,他还托文印店印了一些名片和自己擅长的家具样式图,雕塑摸组,供客人参考。

  对于木工店正式开张的准备,赵晨星做的很足。

  但即便如此,赵晨星也依旧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的工具还是太少了。

  需知道,干木工店和干个体散工全然不一样。

  干个体散工,只要有些简单的手动和半自动工具就能胜任。

  如果碰见需要大型设备的事情,工程队会给解决。

  但是,自己干……一切只能自己解决。

  赵晨星手头的工具,特别是电动工具是寒酸到可怜的。

  眼下,他除了电钻,无齿锯之外,便只剩下一台035型的微型台钻可以用电。

  这些寒酸的设备,做个修修补补,来个把件巧雕还能胜任。

  但是如果再进一步,开个大点儿的木料,或者做把硬木的椅子都很困难……

  更遑论做家具,接木装。

  作为一个大型木工店,最基本的的生意就是制作和修补高档木材,古董家具。

  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没有的话,那赵晨星的买卖不会长久的……

  因此,对于买电动设备的事情,赵晨星异常上心。

  木工最基本的大型用电设备,有刨床和开料机。

  更高级一点儿的设备还有开榫机,推台锯,榫槽机,雕刻机,抛光机,打蜡机等等……

  那些工具,每有一件,都会让赵晨星的工作效率成几何倍数提升。

  如果没有,赵晨星虽然也能用手工工作代替,但是效率会成倍的下降。

  这些设备全置办下来,没有个三五十万是不成的。

  可现在,翻修完光老板的店面后。赵晨星和光老板手头余下的钱,连那么个零头都不到……

  如此多的事情算下来,赵晨星有些头大。

  这时,他也终于明白了在大城市当老板的艰辛……

  过去没干“老板”的时候,总感觉老板好,说话有人听,签字都能挣钱。

  可现在自己挑起这份担子的时候,才知道这其中的心酸和艰难呀!

  当然,抱怨归抱怨,该解决的问题还得解决。

  因此,这几天休整的时间,赵晨星没少在京城远近郊区的旧货市场间转来转去。

  他希望能收购一些便宜的二手电动设备应急。

  最起码,先把干木工急需的刨床积攒齐备了。

  给店里买设备的事情,赵晨星一个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