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家中(一)
�的神色:“蒙古派人到江南来了?”

  我爹和真德秀魏了翁对望了一眼,由我爹开口道:“蒙古是派使者过来了,详情容后再叙。这次西山先生从两淮和鹤山先生从陕西路过建康,正准备去临安,面君痛陈。”

  赵罡坐不住了,霍的一下站了起来:“我这就陪两位先生回去,见着皇兄我也是要和他分辨清楚的。”一直不吭声的魏了翁却摇了摇手,这位老先生身材高大,面色红润,看来保养得甚好。只听他道:“这也不急于现在,这事郑参政颇为热心,他的两个弟子现掌兵两淮,西山兄已经去探过口风了,也很热中的样子。倒是史相…………”说到这里他露出了有点尴尬的神色:“…………倒是史相对此事颇为犹豫,他的侄子现掌兵京湖的史嵩之更是坚决反对,朝议尚未定,我们倒也不必太急。”他尴尬是有原因的,他们一向不被史弥远待见,也一向反对史弥远专权最力,结果此时在此等大事上却不得不依靠史弥远的意见来推动。说起来饶是这两位理学大师养气功夫好,也私下觉得尴尬不已。

  真德秀在一旁点头:“七王爷不必心急一时,我们难得来叨扰秀山兄一回,秀山兄激流勇退,悬壶济世,行坐啸傲,实在使我等红尘俗世中打滚的人物羡慕,此时难得相聚,自是要砥砺几日的,更何况春气堂独家密制药膳天下无双,怎么能不一饱口腹之欲就此远扬呢?”

  我爹在那苦笑摇头:“什么行坐啸傲,列位再莫笑我了,生生能给家里这小畜生气死!”

  小畜生?是指我吗?不会吧。我是小畜生,似乎作为我爹的你也没什么光彩。我在那里低头腹诽,面上还得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魏了翁微微一笑打个圆场:“秀山兄无须如此自谦,我看世侄一表非凡,他日雏凤之声清于老声也未可知………………西山兄为金灭而宋危的将来之事而忧,我却为四川祸事立在眼前而忧啊。”

  看赵罡谭志意又打起了精神,他拈着胡须缓缓道:“此次蒙古攻金,陕西一路蒙军是先破我大宋汉中之地,更越秦岭而入川中,饱掠粮草后再转兵向西,出武关而奔汴梁。西川防务如此薄弱,实乃眼前大患啊。”

  我在一旁已经快打起了瞌睡,患不患的关我屁事,沈青凤现在在做什么?那天虽说亲了她一下,自己就觉得嘴唇香到了现在。真是柔软的嘴唇啊…………还有孙可仪,找机会一定要把这小丫头吃了,吃**补眼睛的说…………

  下面一句话却让我提起了精神,魏了翁向赵罡发问:“听说在嘉定九年,有一位姓郭的英雄在大散关阻挡过蒙古军入侵四川?当地的军士多有这么一说,将那位姓郭的英雄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七王爷交游广阔,可知现在这位郭英雄现在在何处?”

  我靠,不会是郭靖吧,我收起了淫笑,仔细听着。

  赵罡沉吟了一下:“郭英雄是有这么一个人,此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他叫做郭靖。原来在蒙古部落长大,却是汉人,一度曾当过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也当过统兵的亲贵大将那颜。但是却心怀故国,当年蒙古和金在川陕开战,拖雷部蒙古军想乘隙袭击四川,试图掩而有之,守大散关守将先逃,郭大侠在大散关搜拢残军,生生将蒙军挡在关外,保住了四川十余年平安。现在郭大侠和夫人在临安外海的桃花岛上度日,过得甚是逍遥。我前些年和郭大侠盘桓过数日,内心很是景仰他。”

  不光是我,连我爹和真德秀都提起了精神。象是在听说书一样。真德秀先发问:“他怎么不为朝廷出力?以他对蒙古虚实尽知,又如此心怀家国,当不能独善其身啊。”我爹却在旁边摇摇头:“道不行,乘搓浮于海也是有的。”魏了翁在一旁却大摇其头:“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