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案件!(修改)
��训着自己的叔叔,急忙知趣的向谢治安请教,心中却腹诽不已:“人家实习还不到三个月,以前都是在纸上谈兵,又不是你这个混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油子,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到那么多?”

  “呵呵,张队,小张其实很聪明的。就是来我们队的时间还短,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成为我们沙湾区公安局的女福尔摩斯。”谢治安先是表扬了下小女警张莉,然后才慢慢道来,“死者到底是被凶器所伤,还是被下面的瓷砖所伤,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对比下死者后脑勺的伤口形状,如果跟瓷砖棱角的形状相吻合,那么就说明是摔下磕死的;反之,则是被犯罪嫌疑人刺死的。”

  “明白了吗?明白了还不快照相取证?”张耀国对着自己的侄女说道。

  “哦!”

  见小女警一副战战兢兢,如同受气的小媳妇的模样,张耀国又有些好笑,不忘提醒一句:“每个角度都多照几张,照清晰一点。然后传技术科进行分析。”

  女警张莉自去照相,张耀国则和谢治安走到一边,低声商讨这次案情。

  根据目击者称,犯罪嫌疑人身高1米75至1米80,上身着一件白色衬衫,下面深色西裤。由于事发突然,犯罪嫌疑人和两监察之间的搏斗仅在数秒之间,事发当时,周围群众的注意力绝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坝子中那位受伤老人那里,没有几个注意到嫌犯的暴起伤人,加上事后犯罪嫌疑人迅速逃逸,跑得飞快,所以有限的几个目击者都未能看清犯罪嫌疑人的模样。但都说年龄应该不大,在20岁至30岁之间。

  那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呢?报复性情杀,仇杀,不共戴天?抑或突然发疯?而且犯罪嫌疑人袭击了两人,在正常情况下,那么必定是这两个人都一起跟犯罪嫌疑人有仇,不然只会单独报复其中某一人而不会一锅端。

  但又会不会是两个监察的某种行为惹恼了犯罪嫌疑人而导致其对两人进行惩戒性的打击?

  比如说打抱不平?

  张耀国和谢治安这两个沙湾区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老刑警和老搭档就本刑事犯罪案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但最后却得不到什么直接有效的结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犯罪嫌疑人是一个身手了得,会一些武术或跆拳道、泰拳之类的,杀伤性比较强大的人,从其干净利落的手法看,不排除有犯罪前科的嫌疑。

  在更多的证据和线索冒出来之前,张耀国决定采取以下几条行动措施:

  1,待唯一的幸存者高晓东苏醒后,立刻进行突击询问。

  2,联系死者吕军和伤者高晓东的亲戚朋友和同事同学,看他们近期有无跟人结怨或者得罪了某人。

  3,走访本市所有的武术馆,跆拳道馆,柔道馆和泰拳馆,调查所有符合目击者要求的会员资料。

  4,给市内各大小报纸和媒体打招呼,临时性封锁吕军已经死亡的消息,防止犯罪嫌疑人得知消息后逃遁。

  5,加派pl,便衣入驻全市各大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用交通台广播向全市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广播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

  6,向上面打报告,请求兄弟单位在人手上给予支持。

  “耀国,我就想不通了,你说就为了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监察,咱们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吗?”见张国耀如此声势浩大的布置,谢治安极其想不通。

  “唉,老谢,你以为我愿意啊!这是赵局直接下的命令。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