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激情澎湃往事回想
��近郊,素常都是以油菜为主要菜肴。拌油菜,炒油菜,油菜汤,顿顿都以油菜为主。而这里顿顿要吃的是豆角茄子和土豆。夏天里豆角和茄子是顿顿不少的。他们为了省火,就把两样原料一起下到锅里炖,有时只抓一把盐,连油都不放。他喜欢吃鱼,泥鳅鱼也行。但就是那种鱼也很少。那时是集体时代,是不准个人随便干什么的,也包括养鱼。而天然的,早就被大家捞光了。

  云鹏病了。他发了高烧,还厌食,不管吃下什么都吐。郭支书急坏了,请来了屯里的姓刘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看不出来他得了什么病。是不是医生太年轻了没经验?郭支书打算送他去县里。

  这时,郭支书的老伴说:“我看是把孩子憋的。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整日的圈在家里,像蹲笆篱子,好人也圈坏了。”

  郭支书觉得对,就不再限制他,让儿子郭长海带他去参加他们年青人的活动。

  原来,屯里是有一帮年轻人的,多大年纪的都有。郭长海是大的。他也是应届的高中生,正复习着要参加高考就搞起了运动。有两个没念到高中就不念了的。他们都姓刘,是叔伯兄弟。剩下的都比他小。有的高二,有的高一,还有初中的。

  还有几个女孩子,尹红梅也是里面的。他们成立了个组织,叫红色护卫团,亦即护卫党中央**之意。加入该团没别的条件,不管入没入党入没入团,只要是贫下中农即可。云鹏先是被允许观看,如果想加入的话,提个口头申请就可以。他们的活动主要是参加队里的劳动。

  九月份时,正是庄稼收获时节,他们就在队部集合,排成一队,唱着歌扛着镰刀下地。那时的歌大多都不很长,又都是主席语录歌,还有京剧样板戏唱段。语录歌可以踩着点唱。他也会唱。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样板戏就有些难度,唱得往往不齐,就有一个唱得好的来领头。

  红梅唱得最好的是《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但他比亲眷还要亲……。”

  红梅的声音圆润清亮,堪比云鹏在北京和妈妈去大戏院里听的。因为有了那次做泥鳅的经历,他们就更熟悉了。

  “你是哪里来的?”

  走着走着,尹红梅就撵上了走在前面的云鹏。

  “我,我……。”

  云鹏支支吾吾的。来到屯里,舅舅就叮嘱他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免得有事。舅舅说了不让说真身份,却没告诉该如何回答人们的盘问,而云鹏又是个不会撒谎的人,就回答不出来了。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她笑得很响,声音很好听。

  “你别害怕。我又不是工作队的,也不是查户口的。”

  他们并排走到了一起。

  “你不是本地人吧?”

  他不能不承认。他不想承认他的口音也不能帮他掩饰。

  “我的老家在南边。”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

  “真的?”

  “不信你就上我家看户口去。”

  晚上没事时,云鹏真的到她家去了。但不是看户口,只是想说说话。

  她要去取户口本,被他止住了。

  “那么你说,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