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子失德
�”
杨安哪肯认输,仍然坚持辩解。如今已经开口说要废皇帝,要是退缩了,那以后自己还会有活路吗?退则死,进则名传千古,这笔买卖,该如何取舍,谁都会算。
席明一时语塞,张通僭越称王一事,说大不大,说小可不小,如今杨安死抓不放,确实很难办。
想了一会席明无奈只能反抓杨安的小辫子说道:“你现在官居何职?废立天子乃国朝百年未有之大事,你一小小无名官员安敢如此?”
“你!”
权小位卑,这是杨安最大的缺点,但是也是杨安最大的优点。身居高位之人需要他们来冲锋陷阵,他们也需要借此机会博取功名,但是被席明当众挑明说自己不够格,杨安差点气得跳脚。
不过气归气,杨安想了一会后,又辩解道:“我等皆身为人臣,天子失德,无论权职大小,都应该冒死指责天子不足之处不是吗?”
席明待还要再开口争辩,但是看到只有自己一人在为天子而战,满朝文武皆不发一言相助,知道事情已经成定局,只能无奈大骂:“匹夫,安敢如此!匹夫,安敢如此啊!”
“不要再吵了。”看见下面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跪坐在龙位上的姜或缓缓站了起来。
“记得先生曾经教过,天子失德,则臣民共弃。今日列臣皆在,其中半数以上都意在让我退位,既如此,这皇位不要也罢。先生可愿同我再回那广陵国中,先生为我执卷讲经,我依旧在一旁聆听先生教诲。这京师……”姜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这满朝低着头的文武大臣,良久后才继续说道:“就当作没来过这一遭罢。”
“陛下……”看到姜或扫视了群臣一眼后自己说要退位,殿中群臣皆伏地一拜,最后喊了姜或一声陛下,以示尊重。
但是姜或没有再理会他们,姜或抬手拔出了头上的发簪,拿起发冠,丢在地上。今天本没有朝会,因此姜或并没有戴冕,只戴了发冠。丢掉了发冠后,姜或缓缓走到了殿中,披发面北而跪。
他这一跪,跪的是曾经身为皇帝的自己,跪的是他死去的母亲和舅父,跪的也是那未来的新皇帝。
众人拜完了姜或后,也都坐直了身体。旧皇帝已去,新皇帝为立,现在重头戏来了!从龙路上,谁不想分一杯羹?只有席明哭丧着脸向着姜或走了过去,跪在姜或身边,似乎外面的事都跟自己无关了。
既然姜或已经退下龙位,现在国无主君,那接下来的第一要务自然就是群臣商议新君人选了。
一年前,孝平皇帝驾崩,无子嗣。当时也就是在这大殿之上,叶谦提出了迎立年仅八岁的广陵王姜或为帝,因为那个时候的姜或是孝恭皇帝仅存的唯一血脉。孝恭皇帝在位三十一年,朝中诸臣多为孝恭皇帝之臣,便一致同意了迎立姜或为帝,过程和仪式也都十分顺利。
但现在的形势跟一年前可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此时孝恭皇帝已再无血脉,长子戾太子在泰和四年之变中去世,次子孝平皇帝当了三年皇帝也驾崩了,现在幼子姜或被逼退位,想到这里,众臣都不觉有些羞愧了。
眼下摆在众人面前的是这空荡荡的龙位,是这无主的大夏国朝,还有那无数觊觎皇位的姜氏旁支诸侯王。
该选择哪个诸侯王即位,每个人都在自己心中较量着自己的权位,也有很多人在猜测常起的心思,想跟着常起站在同一边。不过殿中却迟迟没人说话,谁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啊。
&emsp
杨安哪肯认输,仍然坚持辩解。如今已经开口说要废皇帝,要是退缩了,那以后自己还会有活路吗?退则死,进则名传千古,这笔买卖,该如何取舍,谁都会算。
席明一时语塞,张通僭越称王一事,说大不大,说小可不小,如今杨安死抓不放,确实很难办。
想了一会席明无奈只能反抓杨安的小辫子说道:“你现在官居何职?废立天子乃国朝百年未有之大事,你一小小无名官员安敢如此?”
“你!”
权小位卑,这是杨安最大的缺点,但是也是杨安最大的优点。身居高位之人需要他们来冲锋陷阵,他们也需要借此机会博取功名,但是被席明当众挑明说自己不够格,杨安差点气得跳脚。
不过气归气,杨安想了一会后,又辩解道:“我等皆身为人臣,天子失德,无论权职大小,都应该冒死指责天子不足之处不是吗?”
席明待还要再开口争辩,但是看到只有自己一人在为天子而战,满朝文武皆不发一言相助,知道事情已经成定局,只能无奈大骂:“匹夫,安敢如此!匹夫,安敢如此啊!”
“不要再吵了。”看见下面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跪坐在龙位上的姜或缓缓站了起来。
“记得先生曾经教过,天子失德,则臣民共弃。今日列臣皆在,其中半数以上都意在让我退位,既如此,这皇位不要也罢。先生可愿同我再回那广陵国中,先生为我执卷讲经,我依旧在一旁聆听先生教诲。这京师……”姜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这满朝低着头的文武大臣,良久后才继续说道:“就当作没来过这一遭罢。”
“陛下……”看到姜或扫视了群臣一眼后自己说要退位,殿中群臣皆伏地一拜,最后喊了姜或一声陛下,以示尊重。
但是姜或没有再理会他们,姜或抬手拔出了头上的发簪,拿起发冠,丢在地上。今天本没有朝会,因此姜或并没有戴冕,只戴了发冠。丢掉了发冠后,姜或缓缓走到了殿中,披发面北而跪。
他这一跪,跪的是曾经身为皇帝的自己,跪的是他死去的母亲和舅父,跪的也是那未来的新皇帝。
众人拜完了姜或后,也都坐直了身体。旧皇帝已去,新皇帝为立,现在重头戏来了!从龙路上,谁不想分一杯羹?只有席明哭丧着脸向着姜或走了过去,跪在姜或身边,似乎外面的事都跟自己无关了。
既然姜或已经退下龙位,现在国无主君,那接下来的第一要务自然就是群臣商议新君人选了。
一年前,孝平皇帝驾崩,无子嗣。当时也就是在这大殿之上,叶谦提出了迎立年仅八岁的广陵王姜或为帝,因为那个时候的姜或是孝恭皇帝仅存的唯一血脉。孝恭皇帝在位三十一年,朝中诸臣多为孝恭皇帝之臣,便一致同意了迎立姜或为帝,过程和仪式也都十分顺利。
但现在的形势跟一年前可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此时孝恭皇帝已再无血脉,长子戾太子在泰和四年之变中去世,次子孝平皇帝当了三年皇帝也驾崩了,现在幼子姜或被逼退位,想到这里,众臣都不觉有些羞愧了。
眼下摆在众人面前的是这空荡荡的龙位,是这无主的大夏国朝,还有那无数觊觎皇位的姜氏旁支诸侯王。
该选择哪个诸侯王即位,每个人都在自己心中较量着自己的权位,也有很多人在猜测常起的心思,想跟着常起站在同一边。不过殿中却迟迟没人说话,谁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啊。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