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这回占大便宜了
干涉,但王家王节之死,都传说是英亲王世孙杨煦所为……英亲王一家都是宗室,宗正寺怎可不管?

  于是杨暄就强势插手这桩命案。

  可宗正寺无权查案,怎么办呢?搞到刑部么。太子坐堂刑部不是一回,各程序已熟络,玩起来很溜,都不用别人提点。

  刑部尚书敢不同意?太子也不犯熊,只提醒他:这是英亲王老爷子的案子,你真的不愿意?

  回家街上偶遇一回英亲王老爷子揍人,尚书立刻就同意了,上折子给太康帝也没半点怨言,说是部门之间正常协作,他非常愿意合作,没毛病。

  刑部下面人敢不配合?把不久前擢升的刑部郎中温书权拉出来晃一圈。

  刑部郎中看起来好像不大,可他上面,就是刑部侍郎,再上一级,就是刑部尚书,手中实权很大。温书权身为世家人,年纪轻轻就做到这个官职,很有可能成为最六部最年轻的侍郎要员,谁愿意得罪?

  再说,这个看起来细眉细眼的温润公子哥,早就把刑部下面捋顺了,没有不听话的。

  有他盯着,刑部上下跑的那叫一个勤快,案子查的那叫一个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线索……

  当然,这期间也不真就没人插杠子挡路。

  比如刑部侍郎,他是越王的人,案子已经由尚书立下,他不好作主退回,下些绊子,为难杨暄,还是可以的……

  杨暄根本不在意,你来我就挡,你要真吃相没够,就上英亲王。老爷子手里有先帝亲赐紫金鞭,那是连当今圣上都敢打的,你这刑侍郎真就那么完美,裤裆里没一点屎?

  这世上的官,但凡去查,都能查出点毛病……

  于是就有人当街拦了老爷子的马告状,告这位侍郎大人杀人|女干淫|受贿,有你想不出来的,就没这位侍郎没犯的。

  老爷子最恨纨绔,也最恨这种蛀虫贪官,一般只揍纨绔,对贪官恶官嘛,不会随便揍,基本都上交给皇上,自己只是盯着。但这回不一样,这回事关他孙子的事,刑部侍郎这么阻挠,他哪会愿意?脾气上来,接了状子,查实后也不报给太康帝,直接拿紫金鞭,当街把人抽了个半死。

  百姓们叫好声几乎翻了天。

  刑部侍郎求上越王,越王就去找了太康帝,太康帝表示……朕也没办法啊,谁叫你们惹这老头,他是皇上都不敢随便惹好吗?

  而且还证据那么确凿!

  尚书侍郎就这么下台了。

  史上最年轻的六部侍郎温书权立刻走马上任,简直太对得起人们的期望!

  杨暄表示,这结果孤很满意。

  可这一出不算完,还有个以身试险嫌命长的——礼部尚书跳出来了。

  宗正寺负责皇族之事,礼部有一部分职责与其重合,自己担了可以,推给对方也可以,都不干放着也行,到时候到追责时,看谁本事更大。

  这礼部尚书也是越王的人,才升上来没两年,特别想立功,这次见刑部侍郎栽了,就摩拳擦掌想帮越王挣个脸。他就把之前缺漏捅了出来,扣在杨暄头上,缠着他在这团烂泥里转。

  其实早前之事,根本不是杨暄过错,他那时还在长安没被迎回来呢!可谁叫他是现在的负责人呢?他态度非常正确,真就承认了这个错误,禀报太康帝,还积极解决问题。

  看似太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