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入门,藏经院
如灵蛇闪电,在殿堂空中微微一转,便落在俞和面前。

  这是一柄三尺法剑,剑柄中有罗霄两个古篆,正缓缓退入灵竹剑鞘的二寸宽剑锋上,有青色的云篆符文渐次隐灭。

  “罗霄剑门以剑修为主,通灵法剑是每个入室弟子随身修行所必备,你这把是我亲手用玄铁锤炼而成,又以剑匣温养过二年,待你日后修行有成,便可运使随心,御剑出入青冥,斩妖除魔。”

  俞和再次俯身拜谢,伸出双手,握住尚在微微颤抖的法剑,一道剑意透过剑鞘,直达肌肤,仿佛有一柄小刀在手掌心刮蹭。

  俞和暗自心道:这剑修仙门的法剑,果然与寻常的利器不同。剑虽轻薄,却锋锐至斯,只怕一挥之下,碗口粗细的松木便可伐倒,那山中的豺狼虎豹,是再也无需惧怕了。若我修行有成,如张真人曾所述的剑仙之流,御剑飞行,凌空一斩便是开山断流,那是何等的雄壮情形?

  俞和胸中向道之心,渐渐如火燃烧起来。

  “邓晓,去唤你云峰师伯前来见我。”宗华真人朝门口的少女略一挥手,邓晓连忙转身,三步作二步的去唤云峰真人。

  “俞和,修道一途逆天而行,乃微微妙妙玄之又玄,道门心经浩如烟海,自古流传,必有错失,然我辈修行好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若有半步差池便万劫不复,轻则神智溃散或堕入魔道,重则身死道消化作尘土。故问道之途,若非是有大机缘大智慧之人,则必须有名师引路。师伯我早奉仙师遗命,执掌清微院,辅佐掌教师兄鉴锋真人,总理门派一应事务,诸事缠身,每月倒总有一半的时日,不在门派之中,必无暇时时为你释惑护法。然张真人嘱托不敢草率,这几日思来想去,决定引我师弟云峰真人为你授业,云峰师弟乃我门中经藏院掌院,通读诸般仙家经典,确是我门中可谓惊采绝艳之人,修为深湛,尤对古往今来的诸般仙家妙法造诣精微,见解独到,远超于我,你可跟随他修行,定会令你问道一途步履坚实,无有差池。且张真人曾说,你广读道藏,这点倒是与云峰师弟性子相合。”

  话音刚落,一道瘦高的身影从门口踱步进来,见了宗华真人,也只是略一拱手,便径自施施然坐在宗华真人左边的太师椅上。

  “何事?”

  这道人年纪看起来与宗华真人也相差仿佛,只是个子瘦高,手脚修长,脸颊也是修长的,下颌上些许残留着凌乱的胡茬,他嘴巴很开阔,随性一笑,眼睛眯起,露出一大片齐整的牙齿。

  “云峰师弟,这是俞和,为兄新收入山门的弟子,虽尚未修行,但已略有根基,资质上佳,为兄希望你来指点与他,你可愿意?”

  “哦?”云峰真人闻言,把目光转向俞和,狭长的眼帘掀起,绽出奇光。

  这云峰真人的目光,同样深含剑意。初绽开时,全无锋锐之气,丝毫不见大凡剑意所现的攻伐气象,反而如锦缎一般细密缠绕,可延展到深处却是青竹般的坚韧挺拔,质朴的气息中,流露着大智慧和大执念。

  “果然资质不错。”云峰真人的目光在俞和周身一绕,略略点头。

  “俞和,且速速拜见云峰师弟,自此之后,他便是你授业恩师。”

  俞和恭恭敬敬的跪在蒲团上,深深拜礼三次,这便算是拜师之礼成了,“徒儿俞和,今后愿随侍师尊左右,唯恐愚钝,望尊师不吝责教。”

  “起来吧,为师那藏经院,倒是个清净修行的妙处,且有经卷一万六千,尽可任你研读,只是生活朴素,你莫要不习惯。”

  “弟子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