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娱》外篇之中原鸡王
��母鸡,这原来不是江州本地的,却是漳州鸡,他这才想起三个女孩来自漳州,漳州也是盛产斗鸡之地,鲁东这只鸡却是产自火州的纯种,真没想到,漳火相交,却能产出这么奇怪的鸡种来,看起来精神抖擞,天生就是斗鸡的种。

  这样一来,三个痴儿也大起兴趣,与鲁东一起,细心养育起三只小鸡,鲁东也正好借机教授他们育斗鸡之法,这一路走下来,连月容三姐妹都成了养斗鸡的行家。

  终于,四十五天的路程,边问边走,餐风露宿,坝子地到了,这时三个痴儿,似乎真如周宣所说,见识名山大川行万里路之后,心智开启,痴气少了几分,脸上隐隐有风尘之色,成熟了许多,而在鲁东的教导下,加上兴趣高昂,更是几乎把鲁东的斗鸡学问掏个精光,最后鲁东无奈表示没东西可教,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吧。

  坝子地傣族地界,几人到达了目的地,风土人情与中原截然不同,一路游历,从吊脚楼到泼水节,从奇装异服到灯火会,几人是看不尽的新鲜,尤其是本地盛行的斗鸡活动,只见斗鸡场中,两名“导鸡手”手各握一只斗鸡,让它们怒目相向,待“剑拔弩张”到火候时,一松手,激烈的搏击开始了,将对手蹬下擂台的鸡就是胜者。

  一般说来,体格强壮、喙啄爪蹦的勇猛者多会胜出,但有的鸡久经战阵,竟懂得谋略智取,遇到只会猛拼猛打的对手,它们先卖个破绽,待对手一脚蹬出,即施展闪盏腾挪的技法,让对手一脚蹬空而被“闪”下擂台,轻松获胜。

  而本地饲养斗鸡之法也较中原颇具特色,中原斗鸡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能达到其营养需求;而傣族斗鸡讲究更多,从室温到饲料,从鸡舍颜色到粪便处理,处处有学问,花的心思比寻常中原鸡花了更多心思,难怪当年西南鸡能称雄中原,果然不无道理。

  几人看不尽学不尽,当地百姓也热情好客,若有问题,知无不言。几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一呆就是三四个月,不但能讲一口傣族语,更对他们斗鸡饲鸡了如指掌,曾多次参与斗鸡大赛,均获大胜,方圆百里傣族人都知道了这里来了三个厉害的导鸡手,而鲁东也私下与他们斗过几次,居然输多赢少,可他大感欣慰,三位公子学有所成,如今痴气全无,与人交流知书识礼,更有高超技艺,居然隐隐显出斗鸡场内的宗师风范,自己总算对徐大人可有个交代了。

  而三人与三个女孩感染了当地开放民风,也不顾中原不告父母不得成亲的铁律,私下洞房花烛,早早行了周公之礼,鲁东看在眼里也是无奈,由他们去了。

  更令人惊异的是三只小鸡,近半年过去,它们成长飞快,加上几人训练养育得法,而且也喜欢本地水土,居然一只只长得雄俊不凡,气宇轩昂,让它们与其它傣族斗鸡相斗,无往不利,场场获胜。这更令得三人名声大振,当地百姓称他们为“中原鸡王。”

  流连忘返之际,鲁东想到他们出门已久,又不曾有过书信,只怕三位公子家人牵挂,便提议回家,这勾起三人思乡之念,自然同意。他们要走的消息传出,当地百姓热情为他们举行泼水欢送礼,以最高贵宾礼送他们返乡,并欢迎他们再来。

  泼水仪式上,众人尽情欢畅,你泼我洒,好不快活,与久处的傣族朋友相拥,也是热泪盈眶,三个女孩穿着傣族服饰,在泼水之际曲线毕露,欢声笑语,靓丽非常,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所有人都为他们欢呼。

  却不想,就是这一场泼水仪式引来了祸端,原来当地土司(即本地最高首长)听说要举办泼水仪式来欢送几位尊贵的客人,也到了场,与鲁东和三个痴儿见面时,以礼相待,倒也没什么,可是看到他们三个女伴时,眼就直了,放眼傣族,也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姑娘,他们可不像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