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 45 章
�了省城大学,说离家近日后还能照顾家里。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同一伐的崔柱子就考砸了,距离分数线还差一大截子,他垂头丧气地回厂里上班去了。崔二婶子气哼哼的,心说柱子是个正儿八经的高中生竟然没过线?那个纪家的小丫头不过是个初中生凭啥就过了线?还想报考京城大学?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林秀娥也来找小萱。

  她沉着一张脸,心情很郁闷。原来,顾建伟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可成绩未过线就闹起了脾气,还萌生了回城的想法。可他俩的婚期就定在五月,这人一走婚事不就泡汤了?虽然他并未明说,可事实就在眼前摆着呢。

  纪小萱不知该如何宽慰她?好在尚未登记,一切还不算晚。可感情呢?三年的感情就这么白白地浪费了?见秀娥姐姐伤心落泪,她心里也很不好受。

  婚姻跟恋爱不同,就像俩人在压跷跷板要得就是一个平衡。一旦对方的地位变了,这跷跷板就压不起来了,只能靠双方共同努力不断调整位置再次取得平衡,否则就只能拆伙了。像秀娥现在就处在不对等的地位,可在大形势下却又无可奈何。

  大哥听说后,也黯然许久。

  可他也不再是过去的他了,去了省城他就是一名正儿八经地大学生了。昔日的心动也罢、好感也罢都已成了记忆,跟未来的前途希望比起来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

  春节前,大学录取通知书发到了县里。

  纪文海带着小萱和晓光亲自跑到县教委,领取了录取通知书。纪家兄妹都考上了大学,在全村甚至全公社都引起了轰动。

  纪家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这还了得?消息一传开,村里的一些人又坐不住了。

  眼红的又拿她爷爷来说事,忿忿地说道:“地主家的小崽子也能上大学?”甚至还有人跳着脚跑到大队部去说理,却被老支书的一席话给顶了回去。

  “唉,你们都看看报纸听听广播?瞧瞧上面都讲了些啥指示?现在提倡的是搞经济建设,要把失去的时间都夺回来如今形势变了,再也不能拿着老眼光看待新鲜事物了,要跟得上形势才成啊”

  “再说了,小萱和晓光的家庭成分是农民,这个不是强调过很多回嘛?咋又把老皇历给翻出来了?”

  纪小萱听说后,一阵感慨。

  政治挂帅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经济建设提上了日程。今非昔比,再也不能靠写匿名信把他们拉下马了。

  这天晚上,她给苏阿姨写了信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其实,在填报志愿时她也犹豫过,是选京城还是沪上?最后还是选择了京城。对这座城市她有着无限的眷恋,不知是不是因为他在那边?其实,即便去了那里也不一定能见到他,可想着能跟他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还是选择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