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 36 章
  *

  赵建国穿上军大衣, 随着廖同志和小纪去后勤处。

  他注意到小纪裹着军用棉大衣块头大了许多, 跟昨天那个穿花棉袄的小姑娘有了很大不同,看着也像个大人了。见廖同志走路很快,小纪小跑着才能跟得上,就刻意放慢了脚步好等等她。

  而纪小萱跟赵建国并肩走在一起,感觉也很奇妙。

  他个子很高足有一米八几,她才勉强到他的鼻子下面。以前还不觉得自己矮, 这一比就显现出来了。心说, 十六岁了是不是还能再长长?可又一想,即便再长也不会往高里去了, 顶多是横向发展,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长呢。

  说起来,大院里的女孩子大多个子很高,像陆红梅和杨卫萍都是身材高挑俊俏挺拔, 让人有一种仰视的感觉。

  她想, 这个恐怕跟吃得有关?可大哥不是也很高嘛?他吃得恐怕还不如她呢!看来还是遗传基因起了作用,她随娘这辈子也不会长成大高个了。

  不知不觉, 就到了后勤处。

  吕班长等多位同志已经等在会议室里了。见小纪同志来了, 就站起来做了介绍,说:“同志们, 这就是小纪同志,大棚蔬菜的点子就是她提出来的”

  大伙儿一听, 就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 弄得纪小萱挺不好意思的, 脸也红了起来。

  赵建国站在一旁用眼角余光一扫,心里莫名一动。这时候的小纪同志好像又变成了那个穿花棉袄的小姑娘,一脸羞涩,稚气十足。

  座谈会开始了,是由廖同志主持的。

  纪小萱在前排坐着,听大伙儿一个接一个的发言。lún到她时,就提到了种植蘑菇。说这个不受时间限制,一年四季都能在棚子里培育,像最常见的平菇,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产量也大,如果掌握了这门技术,就能缓解冬季吃菜难的问题了。

  一席话,说得同志们都兴奋起来。

  对蘑菇,大家并不陌生。每年春季到秋季,田野间林带里都能见到,一丛一丛的,白白嫩嫩的,吃起来很可口。这些都是野生的,若说人工培育也听说过,通常是把几截椴木或柏木放在yīn暗cháo湿的环境里让其发出蘑菇来。这种方式产量不高,口感更接近于野生蘑菇,真要在棚内大面积种植还是头一次听到。

  “这个种植技术,怕是一道难关”吕班长想了想说道。

  大伙儿又把目光转向了小纪同志,就像她是个养菇能手似的。

  纪小萱心里直发虚。

  心说,种蘑菇她也只是听说过,具体怎么弄却是一窍不通。记得后世那些种植户培育蘑菇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用锯末或稻草灰发酵的,但细节怎样却没有什么印象。

  好在座谈会是集思广益,以探讨为主。对于怎样才能种出蘑菇?大家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想出了各种点子。

  廖同志说:“技术问题不用怕,咱们可以去植物研究所请教一下。另外,看看能不能从那边弄一些菌种出来?”

  听了这话吕班长最积极,当场就拍着xiōng脯接下了任务。说只要有技术、有种子就一定能培育出新鲜的蘑菇来。

  纪小萱一听,总算松了口气。

  心说,她负责出点子就好,具体工作就交给同志们来完成吧?

  赵建国坐在后面旁听,也是兴致勃勃。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