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
  *

  苏阿姨也知道进城一趟不容易。

  见卫东经常开车回来, 说是单位里的公车, 他开着办事用的。院里想进城的大多搭他的便车,他也没啥架子总是有求必应,人缘也愈发好了。

  于是,跟小纪说道:“小纪啊,进城的事阿姨去跟卫东打声招呼,看他什么时候从市里回来?到时候随着一路过去”

  “唔”纪小萱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心说, 她可不敢单独坐他的车, 别上去了就下不来了。还有搭了顺风车回城时咋办?总不能跑着回来吧?还是再等等吧,瞅着合适的机会再出门不迟。

  这事就这么搁下了。转眼到了三十号, 对纪小萱来说是个特殊日子,因为这天是她的生日。

  她一直说自己十六了,其实今天才是正日子。家里没人知道这个,她就自个儿悄悄地过了过。早晨吃了一个煮jī蛋, 中午吃了一碗长寿面, 晚上做了一个砂锅豆腐,热热乎乎的一天, 安安静静地就过去了。

  临睡前, 还对着远方念叨了几句:“爹,娘, 女儿十六了,是个大人了”说着, 就钻进被筒子里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

  记得往年过生日时, 娘总让她拿着煮jī蛋在头上滚一下说是太太平平的, 妈妈也一定会煮茶jī蛋让她卷着大饼油条吃,想想这些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有家人陪着可真好啊!像小秋妹妹就巴不得天天有人过生日,这样就能跟着沾点光吃个煮jī蛋了。今年她在外面过,不知小秋还记得不?想着妹妹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候,她觉得自己更像七十年代的纪小萱,被亲情血脉牵引着总是割舍不下。而后世的妈妈还有启文离得更远了,就像一个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及。她想,这就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吧?这种能力与生俱来,不知不觉间就被同化了。

  *

  十二月三十一号,是今年最后一天了。

  为了迎接新年,大院里搞起了文体活动。虽然不像“国庆节”那样场面宏大,可也着实热闹了一番。

  拔河比赛是每年必有的保留项目。参加比赛的队伍有十几支,由各机关单位组成,队员们虽然不像基层连队那样都是个顶个的壮小伙子,可文职军官也不是吃素的。只见大cào场上人山人海,哨子“哔哔”地响着,“加油加油”的呼喊声震天动地,最后还拔断了一根绳子,惹得观众们哄笑不已。

  到了晚上,大礼堂里举办了机关单位歌咏比赛。

  各部门都上去拉歌亮个了相,就连首长们都参与其中。像参谋部就排练了一个大合唱,一群作战参谋们随着军乐整齐划一地登上了舞台。赵参谋长就站在正中间,张着大嘴唱得特别起劲。医院里也组织了合唱队,苏阿姨她们光排练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一登台就赢得了阵阵掌声。

  纪小萱也跟着建华去看热闹。她俩站在最后一排,伸着脖子朝前面瞅着。

  台上军歌嘹亮,台下掌声雷动,这让她想起了念大学那会儿,每年“元旦”学校都要举办一场迎新晚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那种记忆跟青春热血融为了一体,可惜毕业后就再也没有那种激荡人心的感觉了。

  晚会持续到十点半,便结束了。

  散场时,却意外地碰到了杨卫东。他穿着军大衣跟一位女军官站在门廊处,正侧着脸说着话儿。一看到她们,就扬起胳膊冲着她们招了招手。那位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