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外交
�绪那么短,会出大问题的。
第二天,载滢在总署衙门见到了喀西尼,喀西尼始终不能丢下大国的面子,仍旧是一副强硬姿态。载滢怎么会吃他这一套?当即叫人轰了喀西尼出去,当天便下令驻防的步军营禁止此人入内。喀西尼无奈之下只好忍气吞声的回去。
过了一天,喀西尼却在英国公使欧格讷的带领下,来到了总署衙门,英国人是来调停的。载滢听完来意,很是吃惊,对欧格讷的立场也很是疑惑。纳闷道:“大英帝国难道改变了与我大清帝国的友好政策?”
欧格讷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虽然在初夏已经略显炎热的北京,仍然是一身正式礼服,领结打得一丝不苟,听了载滢的诘问,微微一笑道:“贝勒爷误会了。大英帝国与贵国的关系有如磐石一般永固,事实上,我也刚刚接到了贵我两国的联合舰队遭到俄日两国袭击的报告。大英帝国对于俄日两国的不友好举动非常的生气。但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大英帝国也很乐于看到贵国与俄国缔结和约。”
载滢白了他一眼,不过他总算记得我给他的任务,放下疑惑道:“喀西尼先生是来求和的吗?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大清历来爱好和平,如果贵使能早点让我知道的话,我一定会乐于早些见到您。”
看着载滢那副懒洋洋的公子哥样子,喀西尼气的吹胡子瞪眼睛。不过残酷的现实与国内的压力让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国内也有压力,由于保加利亚的局势日趋复杂,据可靠消息称,那个叛徒,利用俄国人的力量登上大公位置的斐迪南已经在较小范围内自称沙皇,并且接受臣民的祝贺了。
每当俄国人回想起这个国家,真是一个盛产叛徒的地方。前一任大公是俄国皇后的亲戚,所以这个国家的军队,中尉以上的军官全部由俄国人担任。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亚历山大亲王——德国产出的保加利亚统治者愤恨的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俄国所有的下贱坯子全部都在这里找到了安身之所,玷污了这个纯洁的国家。”,这样的言论一发表,立即惹火了脾气暴躁的沙皇,在次年也就是1885年,沙皇撤走了所有的保价利亚军队中的俄国军官。
如此一来,塞尔维亚人立即对保加利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月后,塞尔维亚人派出大军,企图以武力实现他们的领土诉求,结果,却丢脸的被保加利亚人击败。亚历山大大公实现了他保证保加利亚的独立性的诺言。但是很快,第二年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的俄国人就策动了一次宫廷政变,亚历山大大公下台。
但是俄国人的短见在保加利亚暴露无遗,发动政变仅仅是为了发泄对亚历山大大公的不满而已,而并未为这位可怜的大公找到一个听话的继承人。甚至在政变后,主动断绝了与这个仅仅几年前才由他们自己扶植起来的这个大公国的外交关系。从此,俄国人在他们通向黑海的道路上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敌人。
当然,在俄国人看来,1887年由保加利亚议会选举出的斐迪南大公是他们发动政变的获利者,理所应当对俄国效忠。但是菲迪南大公的天主教言论粉碎了俄国人的梦想。并且在俄国的警告传递过去不久,保加利亚人居然投靠了奥匈帝国!俄国人必须加强在此地区的动作,否则尽管有三皇同盟的存在,但仍然面临着被切断黑海出海口的危险。而且,保加利亚人与南方的希腊——英国人的走狗眉来眼去,这都是沙皇无法忍受的。沙皇一个人的盟友——德国似乎对此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威廉二世公开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一时之间,俄国在欧洲面临被孤立的危险。所以,在此背景下,加上远东的军事已经糜烂无可挽救,所以沙皇决定索性暂且放弃远东的攻略,将视线全部集中到欧洲来,以免东西两线作战,导致力量上的分薄。
当然,在一个适当的时机,�
第二天,载滢在总署衙门见到了喀西尼,喀西尼始终不能丢下大国的面子,仍旧是一副强硬姿态。载滢怎么会吃他这一套?当即叫人轰了喀西尼出去,当天便下令驻防的步军营禁止此人入内。喀西尼无奈之下只好忍气吞声的回去。
过了一天,喀西尼却在英国公使欧格讷的带领下,来到了总署衙门,英国人是来调停的。载滢听完来意,很是吃惊,对欧格讷的立场也很是疑惑。纳闷道:“大英帝国难道改变了与我大清帝国的友好政策?”
欧格讷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虽然在初夏已经略显炎热的北京,仍然是一身正式礼服,领结打得一丝不苟,听了载滢的诘问,微微一笑道:“贝勒爷误会了。大英帝国与贵国的关系有如磐石一般永固,事实上,我也刚刚接到了贵我两国的联合舰队遭到俄日两国袭击的报告。大英帝国对于俄日两国的不友好举动非常的生气。但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大英帝国也很乐于看到贵国与俄国缔结和约。”
载滢白了他一眼,不过他总算记得我给他的任务,放下疑惑道:“喀西尼先生是来求和的吗?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大清历来爱好和平,如果贵使能早点让我知道的话,我一定会乐于早些见到您。”
看着载滢那副懒洋洋的公子哥样子,喀西尼气的吹胡子瞪眼睛。不过残酷的现实与国内的压力让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国内也有压力,由于保加利亚的局势日趋复杂,据可靠消息称,那个叛徒,利用俄国人的力量登上大公位置的斐迪南已经在较小范围内自称沙皇,并且接受臣民的祝贺了。
每当俄国人回想起这个国家,真是一个盛产叛徒的地方。前一任大公是俄国皇后的亲戚,所以这个国家的军队,中尉以上的军官全部由俄国人担任。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亚历山大亲王——德国产出的保加利亚统治者愤恨的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俄国所有的下贱坯子全部都在这里找到了安身之所,玷污了这个纯洁的国家。”,这样的言论一发表,立即惹火了脾气暴躁的沙皇,在次年也就是1885年,沙皇撤走了所有的保价利亚军队中的俄国军官。
如此一来,塞尔维亚人立即对保加利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月后,塞尔维亚人派出大军,企图以武力实现他们的领土诉求,结果,却丢脸的被保加利亚人击败。亚历山大大公实现了他保证保加利亚的独立性的诺言。但是很快,第二年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的俄国人就策动了一次宫廷政变,亚历山大大公下台。
但是俄国人的短见在保加利亚暴露无遗,发动政变仅仅是为了发泄对亚历山大大公的不满而已,而并未为这位可怜的大公找到一个听话的继承人。甚至在政变后,主动断绝了与这个仅仅几年前才由他们自己扶植起来的这个大公国的外交关系。从此,俄国人在他们通向黑海的道路上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敌人。
当然,在俄国人看来,1887年由保加利亚议会选举出的斐迪南大公是他们发动政变的获利者,理所应当对俄国效忠。但是菲迪南大公的天主教言论粉碎了俄国人的梦想。并且在俄国的警告传递过去不久,保加利亚人居然投靠了奥匈帝国!俄国人必须加强在此地区的动作,否则尽管有三皇同盟的存在,但仍然面临着被切断黑海出海口的危险。而且,保加利亚人与南方的希腊——英国人的走狗眉来眼去,这都是沙皇无法忍受的。沙皇一个人的盟友——德国似乎对此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威廉二世公开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一时之间,俄国在欧洲面临被孤立的危险。所以,在此背景下,加上远东的军事已经糜烂无可挽救,所以沙皇决定索性暂且放弃远东的攻略,将视线全部集中到欧洲来,以免东西两线作战,导致力量上的分薄。
当然,在一个适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