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救伤(2)
金山上就是天下文气聚集之地,最适合把书院建造在这里,因此真的把应天书院建在了这里。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因为杨悫的风水相术极准,自从应天书院创立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今时今日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而且直至今日还成了四大书院之首,真是让人不能不对这鬼神之术心生敬畏。

  我们四人才一走进应天,就看见宽阔气派的书院大门前面聚集了许多学子,他们都在看着大门一侧的告示板,一边低声的念诵着,一边小声的议论起来,似乎那告示上面记着什么大事儿。

  李子如和刘子亮当先带着我和赵云杉挤了进去,看了那告示板一阵,才知道上面说的是朝廷里面发生极大的事情。原来封地四川的戚王朱肖,竟然瞒着朝廷私自加收四川百姓的税役,短短数年间刮掠不止百万,弄得四川一省民怨四起,百姓沸腾。终于,四川境内的百姓熬不过这么重的税役,一举揭竿而起,在一个自称“四天王”的人率领下,竟然攻入了成都城内,把戚王叔的一家大小都杀了干干净净,闹出了极大乱子。

  这种噩耗传到了朝廷里面,自然使得朝廷上下大为震动,皇祖父除了在告示上严斥了戚王叔的罪行来安定民心之外,又调集了周王和代王的军马进川剿匪,同时号召青壮百姓参军,以报国家朝廷。

  “怎么会这样,这戚王叔怎会荒唐到了这种地步?”我暗自长叹了一句,想想这种时候,皇祖父和皇祖母定然是伤心欲绝了。不论戚王叔作出了怎样不好的事儿,可是他毕竟是皇祖父和皇祖母的亲生儿子,这一次他被匪军斩杀,无疑会让他们二老深受失子之痛,而且四川省内又出现这种变故,真是外忧内患都有了。

  “怪不得这些天来,爹他也没有回家,原来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李子如看完告示所写,终于恍然的说了一句。

  刘子亮看完眉头一皱,忧心忡忡道:“哎呀,四川如此接近云南,也不知道这些乱匪会不会祸乱到云南去。”

  我见他如此紧张,便安慰了一句:“子亮兄放心,这匪乱不出三个月,定然会被平定的。”

  听到我这么说,刘子亮脸上现出些惊喜,问道:“十七兄,这是真的么?嗯,为何你敢如此断言?”

  “都是写只会舞文弄墨的书呆子啊,这不是显然易见的么?”我心中暗笑了一句,只是嘴上却耐心的解说道了:“子亮兄,试想蒙人的暴政为祸天下已久,我洪武天子一扫乾坤,刚刚才使得这天下初定,这时人心思定之下,哪有谁想再经受一次战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言语过于大声了些,那些站在周遭原本正看着告示的学子们都纷纷朝我们这边围了过来,听起了我的解说。

  “四川这一回是因为那位荒唐的王爷妄自征税,劳民害民,这才激起了民愤,那什么‘四天王’的匪首,不过是利用了百姓们眼前的一时之愤,才挑起了这一场祸乱。子亮兄,你再仔细看看那告示上写的,为了平息这一次的祸事,当今圣上已经下诏减免四川三年的税役,以作安民,想来那些百姓得知这个消息,跟随那些匪首造反的心思就会减弱,相反的,那些匪首若在这种情形之下仍然坚持造反,这么不得民心的举动又怎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唉,朝廷以有道之师迎战无义之军,胜负分矣!”

  我的这一番解说才刚说完,就立即得到在场大多数学子的点头赞同,一时之间纷纷都朝我投来的敬佩的神色。

  “十七兄果然观察时世透彻,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大概是因为听了我这番话儿,刘子亮放下了对父母的担心,因此欢喜溢于言表的对我赞了一句。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