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第902章 碎玉、竹节
�。

  当陈政看到书信的那一瞬间,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悲痛之色。

  “孝直。”

  口中低声呢喃着法正的表字,陈政将书信打开,再一次将书信看了一遍,眼睛不由有些湿润。

  当初得知张任杀死法正,提着法正头颅投降刘备的消息以后,陈政顿时感觉天昏地暗,根本不敢相信。

  可事实摆在眼前,陈政也只能接受现实。

  他最先将司马懿召来,与其商议此事,就连司马懿听见这件事情以后,亦是连连摇头,认为绝对不可能发生此事。

  为此,司马懿还专门召集那些从朐忍逃回来的士卒,向他们详细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

  当司马懿得知,法正没有被杀之前,身体状况就越来越差之后,心中更是疑虑重重。

  听到后面,得知张任因为与法正爆发了口角,这才愤而将其斩杀,司马懿心中的疑虑更重了。

  也许刘备等人不了解张任、法正,可司马懿与两人同事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他们的性格。

  法正虽然有些睚眦必报,却也非常识大体,又怎会在那个时候与张任发生冲突?

  张任也是忠义之人,更不可能因为口角之争,就将法正斩杀并且投降刘备。

  然而,张任斩杀法正投敌毕竟属于事实,这不由让司马懿困惑不解,也让陈政纠结万分。

  很快,两人的疑惑就已经消失不见。

  原来,张任杀死法正以后,虽然砍掉了他的脑袋,可法正身体却被其余士卒抢走,并且带着逃回江州。

  在法正衣服里面,有一封书信,沾染了一些血迹,正是陈政手中的那封书信。

  那些士卒在逃跑的过程中,其实也看过那封书信,却没有一人看懂,只是以司马懿的聪慧,一眼就看穿了里面的奥义。

  这封书信里面,根本没有写一个字,只是画了两幅图画。

  其中一幅图画,乃是一块碎掉的美玉,美玉碎片之上,散发出了洁白的光芒。

  另一幅图画,却是一根根被火烧过的竹子,它们形状十分凄惨,绝大多数地方都变成了焦黑色。

  只不过,每一个竹子的关节位置,都仍旧保持着完整状态。

  玉宁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这封没有任何文字的书信,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法正这不仅仅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张任。

  不得不说,法正实在太过小心谨慎了,一般人就算看到书信,也是不知所云。

  当然,法正、张任所谋甚大,也不得不谨慎再三,稍有不慎法正的死就会变成无用功,张任也会陷入危险之中。

  了解到书信所表达的含义,陈政与司马懿自然是又惊、又喜、又悲、又怒。

  两人合谋许久,终于定下了破敌良策。

  只不过为了保密,除了郭淮以外,就连甘宁在此之前,也根本不知道张任乃是诈降。

  郭淮当时前往平都,与其说是为了防守城池,不如说是故意送给张任,一些亲信人马。

  这些人马,将会转化为张任麾下,成为今晚的奇兵。

  信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