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〇章 故人重逢
杜如晦死后,京兆杜氏的形势大不如前,侄子杜荷前些天跟着李承乾谋反,对杜家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加上京兆杜氏根基深厚,皇帝陛下少不得要顾忌的情况下。杜楚客本人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但事情显然不能就这么算了,杜家因此也受到不小的打击。虽然不至于一蹶不振,但大不如前是肯定的。

  为了杜家能够重新崛起,争取一席之地,少不得要紧紧把握住李泰这根线,只要把李泰推上皇帝之位,自己这个亲信长史的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京兆杜氏的未来完全可以期待。

  虽然人不在长安,无法帮上李泰什么忙,但既然临近宋州,重点关注一下李恪这个竞争对手是很必要的。

  在杜楚客心中,李恪的威胁是超过李治的,相对来说李治年龄比较小,有道是国赖长君。通常情况,绝对不会绕过长子去立幼子。

  相对来说,李恪更为稳重,英武不凡,立下的功劳也是诸皇子中最多的,也是诸皇子中最像皇帝的。

  李世民不止一次说过此子类我,对李恪的宠爱毫不避讳,这说明什么呢?而且李恪血统高贵,排行又靠前。

  绕过李泰去立李治不太合适,但立更为年长的李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非要在嫡庶问题上较真,皇帝完全可以将杨妃立威皇后。

  当年汉景帝为了立皇十子刘彻,采取的办法就是将王美人册封为皇后,刘彻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

  杨妃出身高贵,完全有资格成为皇后,至于她前朝公主的身份,在江山传承的大原则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只要皇帝陛下乐意,完全没有障碍。

  而李治本身就没有那么多优势,他的出身完全和李泰相同,本身的才能水平不见得比李泰高。

  而李恪却是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手中还掌握着兵权,军中有不少的老将都对他抱有支持态度,才是真正可怕的大敌。

  所以必须密切关注李恪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如今这个关键的时候。杜楚客根本不相信李恪能够心如止水,越是表面上看起来平静,背后就少不得会有些许见不得人的勾当。

  手段是谁都会用的,李泰能在背后搞李承乾,李恪怎么能完全清清白白?谁知道这背后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可是很长一段时间观察下来,他确实没有发现什么。这让杜楚客很是奇怪,心里不断嘀咕着吴王府到底在搞什么鬼?

  宋州平静的太过异常,平静往往会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宋州这边会有怎样的风雨突变呢?

  与此同时,杜楚客也有些担心长安那边的情况。自己不在,魏王殿下的一切行为不知道是否顺利?

  ……

  阚棱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宋州的,谢家庞大的消息来源渠道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他们没有察觉到吴王李恪有什么举动,但在宋州发现了别的异常。

  而在这一点上,杜楚客却全无所知,根本不知道魏王府最为严重的隐患就出现在这里,更加谈不上什么防备了。

  搞了半天。竟然和王君度余孽有关系,谢逸得知这个消息,当真有点哭笑不得。人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前没有什么体会,这次却是真真正正见识到了。

  当年王世充被剿灭,留下了王君度这么个祸害,没想到将王君度一锅端了之后,竟然还有余孽存在,兴风作浪。

  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