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必以长安君为质!
>
“你?”
赵太后回望长安君。
一女二子里,他生得最像赵太后,这也是太后溺爱他的原因之一。俊秀的容颜,宽阔的额头,唯独那双眼睛,不似赵太后的刚强,更多的是皎洁和温润,但此时却有些异样的闪烁……
赵太后已经察觉到了,在赵惠文王病逝后,自己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儿子,眼中多出了一些忧愁,甚至会于无人处发出长叹。看着台榭下抽出嫩芽的垂柳出神,盯着屋檐下的燕巢新泥发呆,但他的烦恼,却从未对赵太后明言。
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赵太后不禁想,他究竟是怎么了?
感受到那灼灼目光,明月连忙低下头,不敢长久面对赵太后的眼睛,心中更是扑通乱跳——他这是在心怀愧疚,生怕自己这个西贝货在敏感的母亲面前露馅……
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长安君,至少不全是,这具瘦削俊朗的小身体里,多了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魂灵!
垂首间,明月回想起了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事……
……
他叫赵明月,生于1990年代,自小没了母亲,被父亲拉扯长大。给他取名时,总喜欢酸诗的父亲采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意。结果这个名颇似女孩,从小学到高中,给他招致了无数嘲笑。
不过随着年龄愈来愈大,他也无所谓了,这样一个名字,反而独特,出群。
他大学学的是历史,毕业以后,靠着运气做了一个小小的公务员,短短三年时间,经历了人情世故,不管是心理还是脸蛋,都圆润膨胀起来,乍一看,还真如一轮明月了。
他这个人也没有别的爱好,学的是历史,好的也是历史,不敢因为科班出身就自居专家,顶多是票友级别,没事总喜欢看看史书,看看纪录片。虽然他钟情于慷慨悲歌的春秋战国,却也没想过,自己会在一场事故中死去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意识没有就此湮灭,借助这具身体继续存活。
这位同样叫做“明月”的15岁少年体质弱了些,因为在丧期的连续跪拜时受冻而大病一场,才让他趁虚而入。但是起来一照铜鉴,发现牙齿整齐,模样周正俊俏,比前世的大胖子好了无数倍。
更令他惊喜的是,自己继承了“明月”的大部分记忆,并非取而代之,而是与他融为一体。不但能听懂这时代的古汉语,临摹篆字,甚至还能下意识地模仿出他原本的性情。靠着这馈赠,明月才能应对得当,不露马脚。
从记忆里,他得知自己身处战国,是赵国的公子,被封为长安君。
他住的是邯郸王宫台榭,有宫女伺候着穿锦衣,让他不必担心驾驭不了那穿戴复杂的深衣袍服。平日里,享用的是钟鸣鼎食,虽然那些食物于他而言太过怪异难以下咽,但好在营养充足,只要好好锻炼调养,定能恢复如初。
大难不死,他也要珍惜,靠着稳重内慧的性格,看到的每件事都牢牢记下来。又借口因病忘了一些事情,经常对身边的侍者发问。
这时候上位者的好处就体现了,旁边的人都将他当做宝贝般呵护,知无不言,因为他很能把握提问的技巧,也没有引起疑心。
但明月也有担心的地方,其一,就是对未来深深的忧患。
旁敲侧击知道先君“赵惠文王”的谥号,以及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人名后,他已经对自己所处的时间点确定无疑: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元年。
<
赵太后回望长安君。
一女二子里,他生得最像赵太后,这也是太后溺爱他的原因之一。俊秀的容颜,宽阔的额头,唯独那双眼睛,不似赵太后的刚强,更多的是皎洁和温润,但此时却有些异样的闪烁……
赵太后已经察觉到了,在赵惠文王病逝后,自己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儿子,眼中多出了一些忧愁,甚至会于无人处发出长叹。看着台榭下抽出嫩芽的垂柳出神,盯着屋檐下的燕巢新泥发呆,但他的烦恼,却从未对赵太后明言。
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赵太后不禁想,他究竟是怎么了?
感受到那灼灼目光,明月连忙低下头,不敢长久面对赵太后的眼睛,心中更是扑通乱跳——他这是在心怀愧疚,生怕自己这个西贝货在敏感的母亲面前露馅……
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长安君,至少不全是,这具瘦削俊朗的小身体里,多了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魂灵!
垂首间,明月回想起了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事……
……
他叫赵明月,生于1990年代,自小没了母亲,被父亲拉扯长大。给他取名时,总喜欢酸诗的父亲采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意。结果这个名颇似女孩,从小学到高中,给他招致了无数嘲笑。
不过随着年龄愈来愈大,他也无所谓了,这样一个名字,反而独特,出群。
他大学学的是历史,毕业以后,靠着运气做了一个小小的公务员,短短三年时间,经历了人情世故,不管是心理还是脸蛋,都圆润膨胀起来,乍一看,还真如一轮明月了。
他这个人也没有别的爱好,学的是历史,好的也是历史,不敢因为科班出身就自居专家,顶多是票友级别,没事总喜欢看看史书,看看纪录片。虽然他钟情于慷慨悲歌的春秋战国,却也没想过,自己会在一场事故中死去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意识没有就此湮灭,借助这具身体继续存活。
这位同样叫做“明月”的15岁少年体质弱了些,因为在丧期的连续跪拜时受冻而大病一场,才让他趁虚而入。但是起来一照铜鉴,发现牙齿整齐,模样周正俊俏,比前世的大胖子好了无数倍。
更令他惊喜的是,自己继承了“明月”的大部分记忆,并非取而代之,而是与他融为一体。不但能听懂这时代的古汉语,临摹篆字,甚至还能下意识地模仿出他原本的性情。靠着这馈赠,明月才能应对得当,不露马脚。
从记忆里,他得知自己身处战国,是赵国的公子,被封为长安君。
他住的是邯郸王宫台榭,有宫女伺候着穿锦衣,让他不必担心驾驭不了那穿戴复杂的深衣袍服。平日里,享用的是钟鸣鼎食,虽然那些食物于他而言太过怪异难以下咽,但好在营养充足,只要好好锻炼调养,定能恢复如初。
大难不死,他也要珍惜,靠着稳重内慧的性格,看到的每件事都牢牢记下来。又借口因病忘了一些事情,经常对身边的侍者发问。
这时候上位者的好处就体现了,旁边的人都将他当做宝贝般呵护,知无不言,因为他很能把握提问的技巧,也没有引起疑心。
但明月也有担心的地方,其一,就是对未来深深的忧患。
旁敲侧击知道先君“赵惠文王”的谥号,以及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人名后,他已经对自己所处的时间点确定无疑: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