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席卷大西南(二)
��败的形势下,广西俨然已成模范之省焉!有国联远东调查团团长李顿者赞曰:“假如中国有两省这样干去,日本就不敢侵略满洲了。”德国驻粤总领事官阿登伯博士到桂视察商务,亦赞曰:“由梧到岂沿途所见,觉广西秩序甚佳,各项建设已有显着之进步。”日本记者和田济叹曰:“广西有着险峻的地形,慓悍的军队,名战的将领,和大广西主义的精神,谁想把他蹂躏,我敢说是徒然空想。”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评论曰:“广西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是全省没有迷信的恋古的反动空气;广西给我的第二个好印象,是俭朴的风气,一进了广西境内,到处都是所谓‘灰布化’;广西给我的第三个好印象,是治安。广西全省只有十七团兵,连官兵共有二万人,可算是能裁兵了,但全省无盗匪,人民能享受治安的幸福。”

  广西办民团,实行军训,走向全省皆兵,这对后来许多人主张抗日救亡也起鼓舞作用。尤其重要的,八年抗战中,广西出兵员之多,仅次于四川,而桂林与柳州两地也曾在战时发挥过基地的作用。”白崇禧不愧是统兵的强将,治世的强人。三国时代,给诸葛亮几十年的偏安局面;然而民国年间,对小诸葛却颇为吝啬,只给他几年时间。

  但在政治权谋上却不如他的上级蒋介石(周总理亦曾说白刚愎自用、不懂政治)。而后者在军事上则大不如前者。不过,他是个优秀的军人,据说和谈时期,连毛爷爷都曾如此评述:“白崇禧,小诸葛嘛,喜欢带兵,以后就让他做国防部长好了,喜欢带兵就让他带二十万好了。”

  黄绍竑给人一个粗中有细的铁汉子形象,其早年败兵奔走之时,即使饿着口子带兵也严律军纪,这一点上与李宗仁等新式军人都很相似。同时黄绍竑也是个颇有才识谋略的军人和政客,深受张汉卿敬慕。

  人民军入桂攻黔,桂军是联合川军、黔军抗拒中央军,还是坐观成败?一旦川、黔军兵败,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到时又如何抉择?投降吗?有道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抗拒吗?阻挡历史发展洪流是要遭天谴的,劳民伤财是一则,身败名裂就不妙了。为此李、白、黄三巨头陷入深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