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新的传承,儒法兼并
  第三十七章:新的传承,儒法兼并

  方远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同时右手不断的敲击着桌面。

  历史中一个又一个人物从他的脑海中划过。

  春秋大学既然要编纂一套独特的教材,并且还要容纳百家学说,那么下一位传承就格外的重要。

  按照方远现在的神识承受能力,春秋战国的诸子是别想了。

  战国诸子几乎都是半圣境界,贸然传承,恐怕会有性命之危。

  这就像是让一名刚刚大一的本科生,突然去接受院士的知识,脑子不崩才怪。

  0到0.5的突破是妖孽,可是0到1的突破,那带来的将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方远喃喃自语:“目前国内的需求是一批可以为官的人才。官场腐败,必须要用猛药才可以挽回百姓对朝廷的信心,那么必须要用法家了。”

  但是根据华夏的历史经验,法家如果单独尊崇,那么王朝往往很快覆灭。

  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必须要用儒术加以制约。

  所以接受的这一个传承,必须精通儒法,并且还不是战国诸子。

  方远嘴角微微上扬,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一个人的身影渐渐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虽然那一位口碑不是很好,但是能力却毋庸置疑。

  师从名师,毕业于顶尖学府,工作经验异常丰富,还拥有一定的成就。

  他的遗产还给后世王朝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效绩。

  最主要的是,这一位精通六经,法家经典,再加上张辽记忆中的兵法知识,春秋大学的基本框架就算是建立出来了。

  至于其他的学科,以后再慢慢的完善也不迟。

  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总会有一些瑕疵。

  既然想到了具体的方式,方远也安心了许多,便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今天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不仅仅是在身体上,还有精神上。

  房间中的烛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

  ……

  三日后

  方远按时进入脑海中的传承空间。

  一进茅草屋,他重新环顾了一下四周。

  发现里面桌子的上面这一次多了一个黑色砚台。

  砚台只有巴掌大小,如果不仔细的观看,估计会当成一块形状奇怪的煤。

  方远走近砚台。

  发现除了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墨汁之外,别无奇怪之处。

  甚至这一块砚台都没有花纹,就像是一个制作时直接把中间掏空的劣质品。

  轻轻地将砚台拿起来,方远仔仔细细的打量。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

  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装饰品,看不出所以然来。

  无奈,将砚台放下,方远径直的走向墙壁上那一幅空白的画卷。

  “是时候让这一方天地的人见识一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