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抛砖
  时光飞梭,一转眼就到了年底。

  二姨娘被宋大奶奶叫去桐华院训斥了一顿后,亲自去了娘家一趟,将住在外祖家的三姑娘亲自送到了周家,才让外头的闲话渐渐平息,大家得以过一个清净的年。

  因家里头老太爷才刚辞世不久,赵家还在孝期里,家里也不敢大操大办,连往年的戏班子也不请了,冷冷清清的,一家人齐聚一堂,吃了一顿年夜饭,便各自散去。

  让方霏意外的是,一直对她恨得牙痒痒的赵荣昭,竟然在席间敬了她一杯酒。

  散席后,方霏陪着老祖宗回了宜宁堂,宋大奶奶也被叫了过来,两对婆媳齐聚一堂,无非是想商量赵荣昭的婚事。

  等过完正月,家里的孝期也就过了,昭字一辈的孩子们年龄都不小了,大老爷虽主张先考取功名,再成家,但也经不住岁月催人老,过完年,身为嫡长子的赵荣昭就已经二十出头,换做别人家,孩子都好几个了。

  除夕晚上有守岁的习俗,年轻后辈们有自己的乐子,老祖宗在场后辈们不自在,便吃完年夜饭,便早早的回宜宁堂去了,方霏紧随其后的跟着,宋大奶奶则是后面才被人叫过去的。

  屋子摆着火盆,整间屋子里暖洋洋的,方霏和老祖宗盘腿对坐在罗汉塌上,边对弈,边说着话。

  宋大奶奶上前行了礼,坐在榻前的杌子上烤火,静静的侯在那里,等着老祖宗吩咐,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喊她过来烤火吧。

  老祖宗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手执白子问道:“过完元宵节。孩子们的孝期也就过了,老大虽常说先让他们考取功名再成亲,但成家立业却是两回事,若能娶得个贤良的妻氏,于学业是有帮助的,老大媳妇,你有什么想法?”

  宋大奶奶心头暗喜。按耐不住喜上眉梢。忙道:“早就有给荣昭找个媳妇管着的想法了,但老爷一直说先立业,后成家。怕成了亲会耽误荣昭学业,这才拖大了年纪,如今老祖宗提起,我自然是双手赞成的。就怕老爷那里……”

  说到最后,宋大奶奶声音小了下去。小心地睃了老祖宗一眼,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老大那里不用管,照他的想法,我重孙里若是没人能考取功名。那赵家且不是要断后了,荒唐!你只管说你的想法,老大那里有什么。让他来找我。”老祖宗头也不回地说道。

  大老爷最重孝道,老祖宗提出来。他不同意也得同意,宋大奶奶大喜,忙打铁趁热地建议道:“老祖宗,陆家的姑娘家世人品都不错,您也是认识的,且两家又是世交,都是知根知底的,倒是个大好的人选,不知道老祖宗您意下如何?”

  老祖宗哼了一声,抬眸望向对面的方霏,问道:“你怎么看?”

  方霏抿唇浅笑,语气淡淡的,“陆家姑娘我也是见过的,确实是个聪慧的姑娘,家教也不错。”

  这评价说得很中肯,既不偏颇,也不哄踩,既不说合适,也不说不合适,只是中肯地评价,即便将来陆思琪和赵荣昭成了亲,发现彼此不合适,也怪不到方霏头上来。

  宋大奶奶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在心里默默的道了谢,然后紧张地盯着老祖宗,等她的意见。

  老祖宗考虑了片刻,试图突出重围,却找不到黑子的破绽,只好将手中的白子随意摆了个位置,“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太不懂得敬老了。”

  宋大奶奶打了个寒颤,心头泛起惊涛骇浪,暗自琢磨着是哪里又说错了话,又得罪老祖宗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