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闹鬼
��以资家用,而王进在这些善良的百姓们照顾下,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已经慢慢健壮起来,也能帮助村民干一些较轻的体力活了。

  村长王扇人通过这段时间细心的观察,觉得这个被儿子救下的王进不是一般的人,你瞧瞧他那扮相,再看看他的那双手,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还能识文断字。在清朝末年,农村的读书人堪比现代的大熊猫,一样的稀缺,一样的金贵。

  这不,就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了……“王先生,你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村长王扇人小心翼翼的从木箱子里拿出几封信来,语气恭敬的问道,识字人的待遇果然不一样。

  因为受了潮,有几封信上面的字迹都花了,有些难以辨认。王进皱着眉头,捡了一封还算完好的出来,可看着上面不太工整的毛笔字就有些无奈。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和国使用的都是简化汉字,繁体汉字多在香港、台湾等地方使用。眼前的这些繁体字通过简单的对照,王进到也能认出个八九不离十。但有些生僻字他确实不认识,好在结合前后也能猜出其中的意思,倒也不怕丢乖漏怯。

  “王大叔,这是你儿子给你的报平安信,说他现在很好,让你不必担心,等他月饷放下就寄回家里。”王进推断这王扇人的大儿子八成是个当兵的。他这时也知道村长大人年纪不到五十,只是看起来显老而已,自然不会再叫人家大爷了。

  “好,好,王先生,您帮让看看其他的。”王村长老怀大慰,脸上乐开了花。

  王进又找了几份保存较好的信件,在众人面前读了起来,这些信大同小异,多是询问家中近况,或报平安的家书。一时间村中但凡有家书的便纷纷送到王进处,读信这种事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如果是写信那可真叫麻烦了,毕竟他还真的没有用繁体字写过东西。虽说有时候不认识的字要采取模糊处理,但看着村人们开心不已的笑容,他感觉一切都是应该的,些许的尴尬不值一提。

  村民们请王进把这些家书读给他们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真要说到代写家书,他们既没有纸,也没有笔,只能在心头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