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行论
��把其从潜意识掌控变为表意识掌控。
这些花了仪琳两年时间,终于把全身的肌肉都纳入掌控之中,能够做出任何动作。
然后仪琳就正式开始学习剑术。
这一学剑术,就把她师父定逸给惊呆了,定逸知道仪琳的资质很好,能在两个月之内练出一股内力的人,绝对是第一流的武学资质。但却怎么也没想到仪琳的资质会逆天到这种程度,只一遍,就把她修行几十年精湛的剑术完全复制下来,连最细微的地方都完全一样。
接下来几遍,仪琳根据自己身体和定逸的差异,对剑术架子进行些微的调整,然出力的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简洁,并且还能把剑术的精妙处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几天功夫,就把一套剑术使出如同浸淫在其中几十年的样子。
仪琳说要完全掌控肌肉之后,才开始习武,定逸是不赞同的,也不认为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习武,都要花几年时间扎马步,练架子,这是从古自今千百年不变的真理。
只是定逸深知仪琳的性子,认定了就绝不回头,又拥有惊人的毅力,比如小小年纪就读书写字,几年功夫把恒山派所有的书籍都读尽;比如对内力感兴趣,就花两年时间不间断地折腾丹田中那点微薄的内力。
所以定逸劝说无果之后,就没坚持,只等她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再回归正途。
当仪琳折腾来折腾去,终于做出几组人类几乎不可能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时,定逸是惊讶的,她想也许仪琳做这些也不算白费功夫,以后学武也会容易一些。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想象中的容易一些,会是这般容易!
简直是,简直是仪琳捣鼓的那些东西才是武学至理一样,也只要掌握武学的至理,才能如此轻松的学会这些武功吧。
“师父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单说剑术你已经不弱于为师,甚至于比为师还强出一线。不过武功的诞生,就是为了搏杀,搏杀之道内力是一途,武功招式是一途,但这只是其一半。另一半就是眼力,在生死搏斗中对时机的判断,对招式虚实的判断,搏杀中的瞬息应变,最关键的是在生死之中保持冷静的心。”定逸半欣慰半苦涩道,欣慰的是徒弟天资惊人,苦涩的是自己苦修几十年却在短短几天内被徒弟赶上,让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愚笨到惊天地动地的程度。
定闲看着仪琳,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若不是仪琳是她看着长大的,她都要怀疑仪琳是不是如同传说中天山童姥那般,形如幼童,实际上却是上百岁的老怪物。
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天资二字来形容了。
定定地看着,定闲不禁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终于问了,我还以为师父师伯要忍一辈子呢。”仪琳笑道,在这一世,她也是有父母的。然而幼儿在刚出生时,视力听力都是处于非常朦胧模糊的阶段,她无法辨认出自己父母的模样。等她能清晰看到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尼姑庵中了,所以对她来说,定闲和定逸,就相当于她这一世的父母。
恒山派的孤儿不少,但是真正从婴儿开始照顾的,也只有仪琳一个。仪琳和她们的关系,也远超于正常的师徒。
因此,关于她研究出来的成果,她并没有私藏的打算。这两年时间,她也在慢慢完善自己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五脏六腑之气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证实了她的一个猜测——完全打通的经脉确实发挥着把内力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作用。
同时,她还把自己分割内力的方法,把自己完全控制自身肌肉的
这些花了仪琳两年时间,终于把全身的肌肉都纳入掌控之中,能够做出任何动作。
然后仪琳就正式开始学习剑术。
这一学剑术,就把她师父定逸给惊呆了,定逸知道仪琳的资质很好,能在两个月之内练出一股内力的人,绝对是第一流的武学资质。但却怎么也没想到仪琳的资质会逆天到这种程度,只一遍,就把她修行几十年精湛的剑术完全复制下来,连最细微的地方都完全一样。
接下来几遍,仪琳根据自己身体和定逸的差异,对剑术架子进行些微的调整,然出力的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简洁,并且还能把剑术的精妙处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几天功夫,就把一套剑术使出如同浸淫在其中几十年的样子。
仪琳说要完全掌控肌肉之后,才开始习武,定逸是不赞同的,也不认为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习武,都要花几年时间扎马步,练架子,这是从古自今千百年不变的真理。
只是定逸深知仪琳的性子,认定了就绝不回头,又拥有惊人的毅力,比如小小年纪就读书写字,几年功夫把恒山派所有的书籍都读尽;比如对内力感兴趣,就花两年时间不间断地折腾丹田中那点微薄的内力。
所以定逸劝说无果之后,就没坚持,只等她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再回归正途。
当仪琳折腾来折腾去,终于做出几组人类几乎不可能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时,定逸是惊讶的,她想也许仪琳做这些也不算白费功夫,以后学武也会容易一些。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想象中的容易一些,会是这般容易!
简直是,简直是仪琳捣鼓的那些东西才是武学至理一样,也只要掌握武学的至理,才能如此轻松的学会这些武功吧。
“师父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单说剑术你已经不弱于为师,甚至于比为师还强出一线。不过武功的诞生,就是为了搏杀,搏杀之道内力是一途,武功招式是一途,但这只是其一半。另一半就是眼力,在生死搏斗中对时机的判断,对招式虚实的判断,搏杀中的瞬息应变,最关键的是在生死之中保持冷静的心。”定逸半欣慰半苦涩道,欣慰的是徒弟天资惊人,苦涩的是自己苦修几十年却在短短几天内被徒弟赶上,让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愚笨到惊天地动地的程度。
定闲看着仪琳,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若不是仪琳是她看着长大的,她都要怀疑仪琳是不是如同传说中天山童姥那般,形如幼童,实际上却是上百岁的老怪物。
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天资二字来形容了。
定定地看着,定闲不禁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终于问了,我还以为师父师伯要忍一辈子呢。”仪琳笑道,在这一世,她也是有父母的。然而幼儿在刚出生时,视力听力都是处于非常朦胧模糊的阶段,她无法辨认出自己父母的模样。等她能清晰看到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尼姑庵中了,所以对她来说,定闲和定逸,就相当于她这一世的父母。
恒山派的孤儿不少,但是真正从婴儿开始照顾的,也只有仪琳一个。仪琳和她们的关系,也远超于正常的师徒。
因此,关于她研究出来的成果,她并没有私藏的打算。这两年时间,她也在慢慢完善自己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五脏六腑之气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证实了她的一个猜测——完全打通的经脉确实发挥着把内力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作用。
同时,她还把自己分割内力的方法,把自己完全控制自身肌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