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全军大备战
类的牲畜,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充足的肉食与奶制品。

  这些牧场全部当作庄稼那样来种植,肥料、水从来不缺,并且实行科学的轮换放牧的作法。当然,这些牧草的种子主要从欧美各国进口的,象紫苜蓿之类营养绝对丰富。

  由于采用了滴水灌溉、大棚种植等科学种田的方法,新疆粮食作物年产量已经达到两千万吨。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区民众的生活需求,还可以向外地出口粮食。

  在杨增新的狠抓力抓亲历亲为下。大片的荒漠和戈壁都被改造成良田,众多的塑料大棚里种植了无数的瓜果蔬菜,丰富了民众的菜篮子。

  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西北边防军强大的军事保障。

  截止1917年3月5日为止,唐朝掌控的野战部队三十五万,地方警察部队五万,内卫部队十万,生产建设兵团六十万,预备役部队三十万。民兵一百七十多万。

  野战部队和内卫部队,除了少量的部队实现了轻型机械化,其他部队多数为步兵和骑兵。

  地方警察部队也是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他们与基层民警完全是两码事。前者算是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暴力机关;后者是服务型机构。也正因为有了民警和武警的存在,新疆各地各民族的民风变得越来越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很正常的现像。

  1917年的春节,唐朝针对西北军的多民族结构进行了一次全军范围的大整军。

  汉、蒙、满、回、维、藏、哈萨克、柯尔孜克、锡伯、俄罗斯等各民族官兵全部打散重新整编。由于增加了集团军、军两大高级编制,西北军的军衔制度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士兵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军士长六等;尉官增加了大尉(副营职);校官和将官之间增加了准将这个级别;将官增加了大将和元帅。

  全军所有部队。包括武装警察部队,汉族官兵的比例占了六成。原唐家堡民团的老班底官兵当中,除了穆海林上调了一级晋升为中将,其他人都基本没作调整。

  西北军中所有各民族成员一率平等,宗教信仰自由,相互间不得歧视。这是西北军的第三条军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在公众场合,所有军人都必须讲普通话,这是西北军军规的第五条。

  西北军的此次军事大调整,当然吸引了国内外大方势力的严密关注。所有人都,这头一直蛰伏在中国西北边陲的猛虎,即将张牙舞爪开始新一轮的军事扩张。

  1917年3月6日,西北军全军团一级军官。抱括中亚人民志愿军里面的西北军军官,全部来到唐家堡,出席唐朝亲自主持召开的西北边防军第一次全军干部会议。

  这是西北军建军以来第一次正式召开的干部扩大会议。由于事先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是以并没有引起国内外媒体的注意。

  西北边防军第一师在唐家堡的驻地,经过一年多的大力建设。现如今已经大变样。

  今天,能容纳三千人同时就座的第一师师部大礼堂里,军旗招展,礼堂的扬声器里《精忠报国》的曲调伴凑在反复播放。

  礼堂门口,肩挂上尉军衔的张逸,头戴着白色的宪兵盔,左臂上挂着红底黄字宪兵袖章,一丝不苟的对所有哨位上的宪兵认真检查着。

  张逸是与曾凌同时加入西北军的,在新兵训练营。他比曾凌晚一个星期拿到合格离开的证明文件,接下来在选择军种的时候,他同样也被那句“如果你没有加入军统,说明你还不够优秀”所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