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对洋人要硬
疑就是这批人才当中的佼佼者。除了他,还有原军装局总办杜国桢,原伊犁驻军最高长官杨飞霞,原外交联络官张绍功,原民政厅长潘震,原警察局长刘应福等一大批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

  大量启用杨增新的原班人马,这也是唐朝针对当前的现状作出的无奈之举。没办法,谁让唐朝手下能用得人才太少了呢!

  本着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的原则,唐朝只能先凑合着把新疆的军事和民生经济发展起来,日后再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也多亏了杨增新这些年委实从关内招纳了一大批不同专业的各类型人才。特别是军队里,校级以上的军官,大多都是军校毕业生,其中尤以日本陆士毕业的士官生居多,德国留学归来的也有好几个。不然的话,想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军队,兴办实业,就算把唐朝一个分成十个也不够忙乎的。

  唐朝在一门心思主抓军队方面的工作,杨增新则是放开手脚大兴土

  新成立的西北实业发展总公司和西北铁路总公司,在唐朝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支持下,新疆各地的商人们暴发出一股空前绝后的投资实业兴办工厂的热潮。

  轻纺、制革、机械、钢铁、盐业、煤矿、石油、化工等十多个行业领域,一百多种相关配套产品,使得迪化周边的几个县城,每天都有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涌现。

  要致富,先修路。杨增新对唐朝提出来的这句口号极为拥护。现如今,很难在都督府里找到杨增新的人影,杨大都督事必躬亲,老骥伏枥,一天二十四小个钟头,最起码有十五个小时都在各处不同的工地上忙前忙后。

  修公路、筑铁路,业已成了回疆大地各族人民茶余饭后最感兴趣的热门话题。

  有唐朝出具的公路、铁路勘测设计路线示意图,这使得新疆的交通建设省去了最繁重的沿路勘探工作这一环节,只需要组织大量的劳力和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就可以采取分段施工的科学方法,大幅缩知建设工期。

  修铁路,在这个时代,原本是被西方列强垄断了的高技术含量工程。但是,新疆的铁路建设,唐朝和杨增新根本就没让英国人和俄国人染指。

  如此一来,可真把在新疆的英国人和俄国人彻底激怒了。未完待续。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