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补习班再扩大
��青猛抬头:“真的?”
“嗯,我们是好搭档嘛,好兄弟,讲义气。”
“好,一言为定,晚上我就去你家。”
傍晚时分康长青就早早地来到了杜家,杜家还在吃晚饭,杜君琦匆匆地扒完了饭就带着康长青去了客厅。
康长青的底子真的很不好,很多基础问题都不懂,杜君琦给他讲了几道题后发现没办法这样一题一题的讲解,他首要解决的应该是基础问题的补缺补漏。
“长青啊,你得重头开始学啊,基础差太多。”杜君琦摇头说道。
康长青低垂着脑袋:“我知道,可是我一上课就想睡觉,老师怎么讲我都听不进去。”
“你只能自己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样把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你没有兴趣,不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没用。”杜君琦没有办法,她不是老师,也不是师范生,她自己对学习有兴趣也有方法,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教别人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别人学会方法,对于教人,她是无能为力的。
“你的补习班为什么不开暑期班啊?和你的补习班里的老师比一下,我现在上的暑期补习班的老师实在是太差了,不会讲,态度又差。”康长青抱怨道。
“我又不能把所有的补习生意都给抢光了,总要给别的老师和补习班留生路啊。”杜君琦说道,她的补习班已经抢了许多生源了,一味的扩大只会引来旁人的怨恨。
康长青烦闷地扭着自己的手指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那你也要开初一初二的补习班啊,到了初三才有补习,我到时已经落后了那么多,怎么可能赶得上啊。”
杜君琦摸下巴:“要开班,就得要租场地,要找老师还得租宿舍,这都是成本啊。”
康长青撇了她一眼:“你收的学费可是挺高的,还不够?”
“当然不够了,不管做什么生意,刚开始都是花大钱,做久了才能把钱攒起来,我这补习班一直在花钱,起码得攒一年才能回本啊。”杜君琦回撇他。
“哼,小气鬼。”康长青扭头不理她。
见他真生气了,杜君琦只能哄他:“好吧好吧,我再想想吧,要是钱还够的话,我就加开个初一班吧。”
事后杜君琦拉着宋惠兰算起账,这一年补习班又新开了两个点,租了新场地,招了新老师,又租了一处宿舍,房租加工资加宿舍租金,这笔钱可不小,杜君琦原本没打算把场面铺得这么大,但是被时势推着一步又一步的搞大场面,现在已经有了这一大摊了,不可能缩小,只能想一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资源整合整合,尽量减少些开支。
对于这点宋惠兰很有话说,她觉得分散着租用场地太费钱了,净便宜房东了,还不如像买小楼那样,直接买个楼下来,既添了房产,还能拿去抵押,这样一来,补习班的投入立马就有了回报,前期经营的钱也不需要再从家里的公账中支出了。
宿舍也一样,不用再续租了,等新房子的装修完成后,一家人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老房子这边向建设局申请下重建,建成个五六层的小楼,让老师们直接住到这边不就好了。
杜君琦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行,就这么办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又是宋惠兰的事了,再次找上朱萍和张桂香,从银行抵押册子中挑选好房产,付了款办好过户手续,再转手抵押给银行领到贷款。
这次宋惠兰挑选的房产是酒厂旧址的一部分,一座�
“嗯,我们是好搭档嘛,好兄弟,讲义气。”
“好,一言为定,晚上我就去你家。”
傍晚时分康长青就早早地来到了杜家,杜家还在吃晚饭,杜君琦匆匆地扒完了饭就带着康长青去了客厅。
康长青的底子真的很不好,很多基础问题都不懂,杜君琦给他讲了几道题后发现没办法这样一题一题的讲解,他首要解决的应该是基础问题的补缺补漏。
“长青啊,你得重头开始学啊,基础差太多。”杜君琦摇头说道。
康长青低垂着脑袋:“我知道,可是我一上课就想睡觉,老师怎么讲我都听不进去。”
“你只能自己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样把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你没有兴趣,不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没用。”杜君琦没有办法,她不是老师,也不是师范生,她自己对学习有兴趣也有方法,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教别人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别人学会方法,对于教人,她是无能为力的。
“你的补习班为什么不开暑期班啊?和你的补习班里的老师比一下,我现在上的暑期补习班的老师实在是太差了,不会讲,态度又差。”康长青抱怨道。
“我又不能把所有的补习生意都给抢光了,总要给别的老师和补习班留生路啊。”杜君琦说道,她的补习班已经抢了许多生源了,一味的扩大只会引来旁人的怨恨。
康长青烦闷地扭着自己的手指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那你也要开初一初二的补习班啊,到了初三才有补习,我到时已经落后了那么多,怎么可能赶得上啊。”
杜君琦摸下巴:“要开班,就得要租场地,要找老师还得租宿舍,这都是成本啊。”
康长青撇了她一眼:“你收的学费可是挺高的,还不够?”
“当然不够了,不管做什么生意,刚开始都是花大钱,做久了才能把钱攒起来,我这补习班一直在花钱,起码得攒一年才能回本啊。”杜君琦回撇他。
“哼,小气鬼。”康长青扭头不理她。
见他真生气了,杜君琦只能哄他:“好吧好吧,我再想想吧,要是钱还够的话,我就加开个初一班吧。”
事后杜君琦拉着宋惠兰算起账,这一年补习班又新开了两个点,租了新场地,招了新老师,又租了一处宿舍,房租加工资加宿舍租金,这笔钱可不小,杜君琦原本没打算把场面铺得这么大,但是被时势推着一步又一步的搞大场面,现在已经有了这一大摊了,不可能缩小,只能想一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资源整合整合,尽量减少些开支。
对于这点宋惠兰很有话说,她觉得分散着租用场地太费钱了,净便宜房东了,还不如像买小楼那样,直接买个楼下来,既添了房产,还能拿去抵押,这样一来,补习班的投入立马就有了回报,前期经营的钱也不需要再从家里的公账中支出了。
宿舍也一样,不用再续租了,等新房子的装修完成后,一家人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老房子这边向建设局申请下重建,建成个五六层的小楼,让老师们直接住到这边不就好了。
杜君琦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行,就这么办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又是宋惠兰的事了,再次找上朱萍和张桂香,从银行抵押册子中挑选好房产,付了款办好过户手续,再转手抵押给银行领到贷款。
这次宋惠兰挑选的房产是酒厂旧址的一部分,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