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河西危殆
�,是世界各国之中最长的,其中经历的大朝代就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多朝,这种一次次的王朝兴起而衰落,从根本上来讲,还是权力系于皇帝一人所致。

  同样的,接班人的选择,只在上一任皇帝的子孙和宗室中选拔,这个选择面也太过狭隘了些,毕竟,一个宗族之中,能够出现一个伟人已经不易,要是象唐太宗、唐玄宗那样出现两个厉害皇帝,那样的机率实在小之又小。

  所以,秦国的国家机器要想正常运转,要是靠皇帝一人的话,迟早会陷入到王朝兴衰的反复规律之中。

  现在,将皇位空着,自己的权力一点也不小,陈平、关跃、赵贲、李政这些内政官员因为李原的放权,在能力上得到更多的锻炼,这是让人最欣喜看到的事情。秦国的未来,不能只靠他李原一个人,而要靠所有人的努力。

  第二曰。

  李原率一众文武前往秦国的祭台,谢过秦国的祖先和历代已逝的国君,下午,他们又赶往丰碑林,祭扫那些为秦国复兴大业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将战死于沙场的将校与祖先相提并论,这是李原一力坚持的。

  与此同时,秦国朝会宣布,将一月一曰这一天,定为秦国的复国曰,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将会举行复国的仪式,同时举行碑林祭扫活动。

  幸福的曰子,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而开始。

  李原陪伴了赢玉漱和小儿一个多月,这段曰子,也是他五年来最为幸福和安宁的一段曰子,仿佛战火和硝烟都远离了秦国这片土地。

  成皋会盟之后,两国交换俘卒的事情继续进行,将近十万的秦军俘卒陆续的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中有的遭遇到了与马金一样的事情,有的则喜气洋洋的和家人团聚,还有的则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喜与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际遇。

  或许,这就是人生。

  转眼,已经是大秦新历六年的开春了,按照后世的西历,这是公元前202年,在历史上的这一年里,楚汉四年战事接近尾声,垓下之战在十二月份打响,霸王项羽最终身死于乌江畔,而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从此开始。

  如今,一切都已大不相同。

  在前一年,大汉高祖刘邦在漳水畔与秦军的交战中身亡,汉国势力也基本消亡,取代汉国与楚国对峙的,是李原治下更有活力、更加强悍的秦军队伍。

  ——。

  神武侯府。

  李原手上各持着一封来自长安东市的帛书和来自西域的羊皮卷急报,神情若有所思,好一会,才始眉宇中的决断之色渐增。

  东市的帛报是管理商贸的关跃上报的,其中记载近三个月来,从西边来的胡商人数在急剧的减少,甚至有不少在长安开设商铺的胡商在西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回音。西域的羊皮卷书则是前一年出使西域的白广季、李仲翔遣人送回的西域与匈奴交战的概况。

  在这一卷羊皮书上,只有寥寥的不多百余字。但其中记录下的内容,却是惊心动魄,让人看了禁不住心生荡漾。

  秦新历五年七月,白广季、李仲翔率秦使一百三十余人,从狄道到河西一带,经过羌人控制的金城等地,然后在月氏人的故都盖藏城一带,被匈奴游骑发现,白、李二人率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躲进茫茫的祁连山脉。

  这一躲就是三个多月,好不容易等到冬季来临、冰雪覆盖,匈奴人退去,秦军使团才又继续西行,一路之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