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禅让汉王
�,李斯在重病之中也还在撰写当初为相时的事录,这倒是李原不曾想到的。

  对于新生的秦国来说,缺少的不是实干的人才,缺乏的正是象李斯这样的专家,而有了治政的理论支撑,李原相信,陈平、关跃、李政他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

  颖川。

  汉王刘邦在这个冬天如坐针毡,秦军在十月份连续发动了二次对颖川的攻势,降将陈豨担当了这两次进攻的先锋。

  陈豨的部队在经过整编之后,人数从一万人缩减到了五千人,不过,人数少了,兵员质量也是上升了,为了强化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也多由其它的秦军中抽调而来。

  为了表示自己降归秦国的忠心,陈豨在进攻颖川时很是卖力,韩王信的军队刚与之一交手,就被吃掉了一千余人。

  在无奈之下,刘邦只得领着一群残兵败将钻进了伏牛山中,依靠躲藏好不容易等到秦军搜索无着退去,这样的例子一次就已让人不能忍受,更何况还有第二次、甚至以后会有第三次,第四次。

  压抑了许久的汉国君臣内部,矛盾终于不可遏制的暴发。

  “汉王,这仗没法打了,秦军人数太多,又兼兵器精良,不是我们可以抵抗的,要不,我们还是离开吧。”在议事会议上,无奈成为汉军主力的韩王信第一个抱怨了起来。

  “离开,我们可以去哪里?这东面是楚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大江,我们着实无处可去。”刘肥怔怔的说道。

  作为刘邦的长子,这位肥公子已经三十余岁了,可就智力而言,却只能当作十来岁的小孩子看待,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他母亲曹氏怀他时运动过多的缘故。

  “子房,赵国陈余大将军那里,可有确切的消息?”刘邦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膝盖,问道。

  张良风尘仆仆,刚刚回到颖川的他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听见了韩王信与刘邦发生争执的事情,于是便急忙跑了过来。

  “汉王,陈余倒是没有说不收留,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要是不答应下来,我们只怕去不了。”张良为难道。

  从十月初开始,张良遵照刘邦的吩咐,几乎跑遍了关东所有与秦不睦的诸侯,魏、燕、楚等各个地方,但对于刘邦投奔的要求,他们皆是不置可否,特别是魏王豹,几乎当即就翻脸要将张良赶出城去。

  魏豹当年,被刘邦给坑了一道,不仅大将武蒲被杀,而且近二万军队也一下从魏军变成了汉军,现在刘邦落魄了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接受刘邦的投奔,至于霸王项羽那厢,根本没有要见张良的意思,在蒯彻到秦国和谈没有结果之前,项羽对刘邦的冷漠态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遍数关东诸侯,唯一有可能接受刘邦,并且有实力与秦国相抗衡的,就只剩下了当初并没有被封为诸侯王的陈余了。

  这位赵国大将军掌握实权,拥有赵国的大部分地方,其麾下兵力已经接近十五万的规模,虽然这些赵军的战斗力可能连当初的汉军也比不过,但至少有一点不用怀疑,陈余所在的赵地有人有粮,比颖川要强过太多。

  “陈余有什么条件,只要他同意收留我等,无论何等条件,都可以应允下来。”刘邦沉郁着脸,对张良说道。

  “汉王,陈余没有被封王,这是他多年的心病,这次他看中了汉王的王位,要求汉王以禅让的方式将王位让予他。”张良顿了一下,终说出了陈余提出的要求。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