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奏章不敢信
个没死,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大不了先借你们点粮,然后把夏粮的赋税给免了,你们自己再想想办法,还是能挺过去的嘛。

  于是樊浚劝:“穆里正,莫哭,没了东西可以先赊,县里呢,帮你们村想想辙,借出来粮,尽量让出粮的人少加利,等夏粮一下来,你们就能还了。”

  “啊?借粮?还?加利?”穆里正一连串的问题,见县令颔首,他连忙摇头:“不不不,不借,我们不借,我们有吃的,有东西用,我是来让诸位官员帮着把夏粮的赋税免了,其他的我们自己可以的。”

  “免,但此事需要上报朝廷,朝廷说免,才能免。”王浚王知州开口,先安抚住对方。

  “那实在是太好了,对了,徐宝徐县令叫我送来一个奏章,说是叫诸位过目,若可行,一同发往京城。”

  穆里正这才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的信封,双手递过去。

  樊浚接过,想了想,又呈给知州,虽说按照对等来讲,应该是他看信,但这东西是送给朝廷的,估计会涉及到一州之事,还是给知州先观为好。

  王浚拿过信,抽出来,展开,就在上面写道:未任之臣,于襄州襄阳下洼村......

  看完前面的部分,他觉得很欣慰,徐宝别看跑自己的地方折腾一通,却很会做官嘛,知道帮自己说话,不错,对,就是自己让他去帮忙的,而且这个州里的夏粮应该免,然后,嗯?臣辖地为补。

  “好大的口气,我一州夏粮赋税,他徐宝敢用一县之地的钱财去补,哼!狂过头了吧?”王浚心中也不舒服起来。

  自己堂堂知州,居然需要一个小小县令来帮忙补上赋税,让自己的脸往哪搁?

  何况你桐柏县是下县,穷得直掉渣儿,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你就补了?你拿什么补?

  “诸位都看看,哼哼。”王浚把信交到身边的人手上。

  这人看完也愣了,说道:“狂妄,真真狂妄,我看他不是县令,他是一路的转运使呀。”

  说完,他再把信转给下一个人。

  从此刻开始,每一个看了信的人都说徐宝太狂了,还有的说他根本不知道一州的夏粮赋税有多少。

  “哼!我襄州去年夏秋两季赋税折钱三十八万余贯,夏粮略少于秋粮,算他十八万贯,他补得上吗?”通判冷笑着说道。

  听到他说出来的数字,屋子里的众人却愣了,十八万贯?对徐宝来说好像并不多呀,听说他在桐柏县时几动用了七万多两银子。

  之后他让人做罐头卖,据说赚了不少,然后他又跑到襄州折腾,从汤盎行的手里又弄去三千余贯,那也没几天。

  加上他又买了不少小猪,还有家禽和鱼,这些东西在他手中保证能变成钱,等夏粮收获的时候,他筹集个十八万贯,还真有可能。

  “这个......若真如此,我们就占了大便宜,不,不好吧?”樊浚又是想要,又是觉得没有什么付出,平白拿人家好处说不过去。

  “樊县令,徐宝说了,他有个要求。”穆里正找到机会,插了一句嘴。

  “什么要求?”又是好几个人一同问。

  穆里正边从怀中取另一封信边说:“他说他在襄州的买卖,襄州不要收他的税。”

  “就这一点?哈,他做买卖不收税就行?他做什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