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挤兑生意
��因此打价格战是最简单的。
如果是中等一些的丝绸和布料,那就要动些脑筋了。
这几天也是派人牢牢的盯着那边,李掌柜的转天去了扬州,过了一天就回来了,也打听了出来,大太太果然是顺着她的二儿子原来在扬州丝织局的关系,进的货也不出所料,是中等的棉布透气的料子,还有些不算最好的丝绸一类的。大约一共是进了三千多两的货。
这比赵雩的预期少了不少,看样子大太太还是犯了个刚进入生意场上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想着小投入而得到大回报。
既然这样想,那就叫她先小损失一笔好了。
再次的将几个掌柜的叫到了一起商量出来了一连串合适的活动。不管大太太那边的铺子什么时候开业,卓锦阁和钗布阁过了一天之后,就开始了活动。
第一个就是唱戏。没错,就是在钗布阁的门前搭了个小戏台子,请人来唱戏,南戏、采茶戏,这些都是附近的老百姓最喜欢的腔调,不过这个时候老百姓想要听一出戏,那是非常难得,一般的戏都是在大户人家的筵席宾客的时候才会有,或者是大型的节庆日子的时候,官家办的,那也是一般老百姓进不去的地方。
因此,百姓想要听戏非常的难。
请戏班子的事情,头两天就去找了,常州府是南直隶的大城府,这里常年的就有驻扎的戏班子,因此倒是也好请,连请他们唱十天的戏,每天只需要唱一出戏,当然是整本的。
这件事在这里就已经是非常的轰动效应了,再加上专门的针对大太太那边进的货,只要是卓锦阁和钗布阁相同的货物,或者是差不多的,买这些货物大部分都会有让利,还有附赠的一些东西。
从正经的开始唱戏的那天开始,这个晓翠街上就没有办法行车了,马车全都得拐弯走别的地方,来卓锦阁买料子的,楼下面进出马车的那个院子,专门找了四个三十来岁媳妇帮着四个婆子疏通行路,指挥马车停的地方。
这些媳妇婆子们穿的都是一样的红色丝绸绣花褙子,穿的和大户人家的管家娘子差不多,却在院子里指挥马车进、出、停,便是那些常来的内眷们看着都新鲜的不得了,就冲着这个也每天跑一趟卓锦阁。
还有就是唱戏的台子在钗布阁门前,坐在卓锦阁的二楼看过去,正好!就好像是专门给她们唱戏的一样。这些大家的太太奶奶们虽然在家里也缺不了戏听,可哪有在这里听戏这样新鲜?因此这些天每天卓锦阁反而是人满为患的,这些奶奶太太们在这里吃瓜子喝茶,跟过什么节一样。当然,走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带些丝绸料子回去。
而钗布阁同样的生意也不错,主要是能打折了,而且还有免费的戏看,甚至于你手里拿着人家钗布阁的一块尺头在街上站着看戏,钗布阁的伙计还提着茶壶出来能给你一杯茶喝!
就这样,不但是晓翠街,就是整个常州城的人都知道,晓翠街的钗布阁和卓锦阁那儿唱戏呢!快去看看吧!
赵雩知道,自己这边搭台唱戏的第二天,就是大太太的那个铺子开业的时候,原本就没什么人的地方,加上自己这边的热闹,谁还会去那边买布料?派去那边盯了三天的伙计回来,说每天进那个铺子的人五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热闹的好似过节一样。请戏班子唱戏是个大手笔,一场戏也得不少钱,何况连唱十天。不过这个季节就是冬转春天的季节,这个季节是人们最喜欢买料子做衣裳的时候,因此这几天的生意,也着实的火爆。
赵雩天天都在三楼坐着听戏,当然也听取�
如果是中等一些的丝绸和布料,那就要动些脑筋了。
这几天也是派人牢牢的盯着那边,李掌柜的转天去了扬州,过了一天就回来了,也打听了出来,大太太果然是顺着她的二儿子原来在扬州丝织局的关系,进的货也不出所料,是中等的棉布透气的料子,还有些不算最好的丝绸一类的。大约一共是进了三千多两的货。
这比赵雩的预期少了不少,看样子大太太还是犯了个刚进入生意场上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想着小投入而得到大回报。
既然这样想,那就叫她先小损失一笔好了。
再次的将几个掌柜的叫到了一起商量出来了一连串合适的活动。不管大太太那边的铺子什么时候开业,卓锦阁和钗布阁过了一天之后,就开始了活动。
第一个就是唱戏。没错,就是在钗布阁的门前搭了个小戏台子,请人来唱戏,南戏、采茶戏,这些都是附近的老百姓最喜欢的腔调,不过这个时候老百姓想要听一出戏,那是非常难得,一般的戏都是在大户人家的筵席宾客的时候才会有,或者是大型的节庆日子的时候,官家办的,那也是一般老百姓进不去的地方。
因此,百姓想要听戏非常的难。
请戏班子的事情,头两天就去找了,常州府是南直隶的大城府,这里常年的就有驻扎的戏班子,因此倒是也好请,连请他们唱十天的戏,每天只需要唱一出戏,当然是整本的。
这件事在这里就已经是非常的轰动效应了,再加上专门的针对大太太那边进的货,只要是卓锦阁和钗布阁相同的货物,或者是差不多的,买这些货物大部分都会有让利,还有附赠的一些东西。
从正经的开始唱戏的那天开始,这个晓翠街上就没有办法行车了,马车全都得拐弯走别的地方,来卓锦阁买料子的,楼下面进出马车的那个院子,专门找了四个三十来岁媳妇帮着四个婆子疏通行路,指挥马车停的地方。
这些媳妇婆子们穿的都是一样的红色丝绸绣花褙子,穿的和大户人家的管家娘子差不多,却在院子里指挥马车进、出、停,便是那些常来的内眷们看着都新鲜的不得了,就冲着这个也每天跑一趟卓锦阁。
还有就是唱戏的台子在钗布阁门前,坐在卓锦阁的二楼看过去,正好!就好像是专门给她们唱戏的一样。这些大家的太太奶奶们虽然在家里也缺不了戏听,可哪有在这里听戏这样新鲜?因此这些天每天卓锦阁反而是人满为患的,这些奶奶太太们在这里吃瓜子喝茶,跟过什么节一样。当然,走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带些丝绸料子回去。
而钗布阁同样的生意也不错,主要是能打折了,而且还有免费的戏看,甚至于你手里拿着人家钗布阁的一块尺头在街上站着看戏,钗布阁的伙计还提着茶壶出来能给你一杯茶喝!
就这样,不但是晓翠街,就是整个常州城的人都知道,晓翠街的钗布阁和卓锦阁那儿唱戏呢!快去看看吧!
赵雩知道,自己这边搭台唱戏的第二天,就是大太太的那个铺子开业的时候,原本就没什么人的地方,加上自己这边的热闹,谁还会去那边买布料?派去那边盯了三天的伙计回来,说每天进那个铺子的人五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热闹的好似过节一样。请戏班子唱戏是个大手笔,一场戏也得不少钱,何况连唱十天。不过这个季节就是冬转春天的季节,这个季节是人们最喜欢买料子做衣裳的时候,因此这几天的生意,也着实的火爆。
赵雩天天都在三楼坐着听戏,当然也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