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且将恩怨说从头
国和法国也用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力强,也不如站好队!
朱尔典又问:“那孙大人是否知道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
孙元起道:“也略微知道一点。”
朱尔典再问:“那孙大人有没有听过最近几年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的裁军问题谈判?”
英国为了束缚德国的手脚,自19o5年起就不断提出裁减和暂缓建造海军军备的建议,暗示恢复英德友好关系的最好办法是推迟德国的海军计划,或者使英德之间的海军达到某种合适的比例。但是德皇威廉二世根本不予理睬,认为牺牲德国的海军建设来改善英德关系是非常荒唐的举动,并吩咐海军要一字不漏地执行已经制定的海军法案。
不过当时德国对同英国开战并无取胜的把握,因此在19o9年6月召开的秘密会议上,宰相比洛决定制造烟雾弹来麻痹英国,以此争取时间,加紧做好战争部署。于是两国之间使节政要来往穿梭,大谈特谈裁军问题。事实上,直至一战爆双方也没谈出一个所以然来。
孙元起当下答道:“也略有耳闻。”
朱尔典作色道:“既然阁下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向德、奥等国出售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权?你的这番举动,不仅会毁掉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辛苦达成的裁军谈判结果,还会加剧两个国家联盟之间的军备竞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弥天大祸!本人在此正色敬告,希望阁下能够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止这一危险举动,以免危害世界稳定。”
孙元起丝毫不为所动,镇静地答道:“根据欧美报章刊载,德国自1911年起开始快扩充6军,增加军事预算。预计到1913年军费开支将过2o亿马克。今年年初,他们又拟定了扩编德军13.6万人和加强重炮部队的法案。并决定将原定在五年内(1912—1916)完成的军备计划提前到1914年春天完成。奥匈帝国的正规部队则突破5o万,军费开支近5亿克朗。
“俄国今年6军预算高达5.72亿卢布,海军预算也达到3.5亿卢布。尽管该国常备军已经突破百万,雄心勃勃的沙皇政府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还想通过新的扩军方案将军队扩充至23o万人。至于法国,更是早就着手准备军备,长期以来不断增加常备军数量,军费开支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占该国全部预算开支的3o%以上。
“由此可见,欧洲军备竞赛早已开始,各国一直在疯狂采购。即便在下不出售专利使用权,它们也不会因此停止军购、削减军费开支。何况步枪、迫击炮等军工产品威力、造价远不及重炮巨舰,钢盔、迷彩服等则主要用于保护军人安全,怎么可能出售之后就会毁掉裁军结果、加剧军备竞争、酿成弥天大祸、危害世界稳定呢?大使阁下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朱尔典道:“不可否认现在欧洲军备竞赛正在加剧,阁下出售的军工产品也确实没有多大杀伤力。但是眼下欧洲局势非常微妙。就好比是个大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炸。而阁下的军售很有可能就是一粒火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不可收拾。”
一战的爆固然与德法之间的世仇密切相关,但真要细细追究,却可以现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在其偶然性背后更有其必然性因素。
在19世纪7o年代开始以前。英国在工业生产水平方面稳坐全球的头把交椅,占世界工业产值的1/3,占世界工业出口值的2/5。但到了2o世纪初,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和德国以跳跃展的方式,很快就赶上并过了以往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分别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经济强国。而英国的工业生产已落到美、德之后,位居第三。原先在世界市场独霸一切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朱尔典又问:“那孙大人是否知道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
孙元起道:“也略微知道一点。”
朱尔典再问:“那孙大人有没有听过最近几年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的裁军问题谈判?”
英国为了束缚德国的手脚,自19o5年起就不断提出裁减和暂缓建造海军军备的建议,暗示恢复英德友好关系的最好办法是推迟德国的海军计划,或者使英德之间的海军达到某种合适的比例。但是德皇威廉二世根本不予理睬,认为牺牲德国的海军建设来改善英德关系是非常荒唐的举动,并吩咐海军要一字不漏地执行已经制定的海军法案。
不过当时德国对同英国开战并无取胜的把握,因此在19o9年6月召开的秘密会议上,宰相比洛决定制造烟雾弹来麻痹英国,以此争取时间,加紧做好战争部署。于是两国之间使节政要来往穿梭,大谈特谈裁军问题。事实上,直至一战爆双方也没谈出一个所以然来。
孙元起当下答道:“也略有耳闻。”
朱尔典作色道:“既然阁下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向德、奥等国出售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权?你的这番举动,不仅会毁掉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辛苦达成的裁军谈判结果,还会加剧两个国家联盟之间的军备竞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弥天大祸!本人在此正色敬告,希望阁下能够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止这一危险举动,以免危害世界稳定。”
孙元起丝毫不为所动,镇静地答道:“根据欧美报章刊载,德国自1911年起开始快扩充6军,增加军事预算。预计到1913年军费开支将过2o亿马克。今年年初,他们又拟定了扩编德军13.6万人和加强重炮部队的法案。并决定将原定在五年内(1912—1916)完成的军备计划提前到1914年春天完成。奥匈帝国的正规部队则突破5o万,军费开支近5亿克朗。
“俄国今年6军预算高达5.72亿卢布,海军预算也达到3.5亿卢布。尽管该国常备军已经突破百万,雄心勃勃的沙皇政府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还想通过新的扩军方案将军队扩充至23o万人。至于法国,更是早就着手准备军备,长期以来不断增加常备军数量,军费开支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占该国全部预算开支的3o%以上。
“由此可见,欧洲军备竞赛早已开始,各国一直在疯狂采购。即便在下不出售专利使用权,它们也不会因此停止军购、削减军费开支。何况步枪、迫击炮等军工产品威力、造价远不及重炮巨舰,钢盔、迷彩服等则主要用于保护军人安全,怎么可能出售之后就会毁掉裁军结果、加剧军备竞争、酿成弥天大祸、危害世界稳定呢?大使阁下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朱尔典道:“不可否认现在欧洲军备竞赛正在加剧,阁下出售的军工产品也确实没有多大杀伤力。但是眼下欧洲局势非常微妙。就好比是个大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炸。而阁下的军售很有可能就是一粒火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不可收拾。”
一战的爆固然与德法之间的世仇密切相关,但真要细细追究,却可以现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在其偶然性背后更有其必然性因素。
在19世纪7o年代开始以前。英国在工业生产水平方面稳坐全球的头把交椅,占世界工业产值的1/3,占世界工业出口值的2/5。但到了2o世纪初,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和德国以跳跃展的方式,很快就赶上并过了以往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分别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经济强国。而英国的工业生产已落到美、德之后,位居第三。原先在世界市场独霸一切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