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一)
>
见孙元起拍板,众人有意见也只能埋在肚里,都点点头答道:“好吧,那就叫新〖中〗国党。”
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个“新〖中〗国党”。这个党派成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是留美学生康鸿章(就是五四时期著名白话诗人康白情)、李劼人(著名文学家)、李伯贤、孟寿椿、康纪鸿等人在美国旧金山筹备成立的,28岁的康鸿章自任党魁。
该党以西方各地的唐人街为重点着手发展组织。并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党部,四处拉拢〖中〗国留学生入党,一时间居然声色颇壮。只可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短短两三年间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见任何踪迹。
杨永泰记下党派名称后。又问道:“再请大人说说新〖中〗国党的党纲吧!”
孙元起咂咂嘴:“那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怎么说得完?等以后有空再讲吧!”在他印象里,**党章的《总纲》部分足足一二十页、六七千字,确实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杨永泰等人却相顾愕然,半晌才惊疑不定地问道:“党纲的话应该没多少吧?据说同盟会的政纲甚至可以简化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十六个字。”
清末民初,〖中〗国政党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缺乏详细而有特色的政纲。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出现的数百政党中,有明确党纲的只有三十多个,约占总数十分之一。即便这些有政纲的党派,也大多是剿袭几个大政党的政纲,所以大家看上去都大同小异、千人一面。比如统一党与统一共和党的政纲就几乎完全雷同。再比如国民党9条政纲,统一共和党12条政纲,两者之间只有一条不同,即国民党主张“男女平权”统一共和党则主张“划一币制,采用虚金本位”。
孙元起拍了拍脑袋,看来自己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那政纲包括哪些方面?你们问,我来答吧!”反正九九八十一拜都拜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孙元起便不再推三阻四。
杨永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国防等角度提问,孙元起则一一作答。其间少不了“民族平等,男女平权”、“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外保国权。内惩国贼,涤荡**,振兴中华”、“整理国故,学习科技,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等新颖词汇。好说歹说,才最终将杨永泰等人心满意足送走。
杨永泰一出大堂。便忧心忡忡地对杨度说道:“皙子兄,根据大人所说的意思,好像他把新成立的政党成员定位为青年学生、教育文化界人士,所以政纲比较激进。如此一来,只怕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很难同意我们改组吧?”
杨度却不以为意:“大人在西洋留学太久,受欧风美雨影响太深,难免有些主张不太合事宜。既然你是去和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商谈,总要有些改动才是。至于以后党纲如何改动。百熙日理万机,不用再劳烦他知道了。”
杨永泰依然眉头紧锁:“要想让预备立宪公会的人满意,恐怕不仅要改。而且还得大改!”
杨度撇撇嘴:“我们干嘛要让预备立宪公会的人满意?畅卿你要记住,此次上海之行名义上是改组预备立宪公会,实际上是另起炉灶。但百熙这个人书生气太重,对政治没多大兴趣,要是我们直接劝他成立新政党,他多半是不肯的。所以我们这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改组预备立宪公会这个羊头,去卖建立新政党的狗肉。”
“以大人的聪明才智,应该瞒不了他多久的。万一被他发现了呢?”杨永泰提醒道。
杨度笑道:“你先去和预备立宪公会的人谈,如果他们�
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个“新〖中〗国党”。这个党派成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是留美学生康鸿章(就是五四时期著名白话诗人康白情)、李劼人(著名文学家)、李伯贤、孟寿椿、康纪鸿等人在美国旧金山筹备成立的,28岁的康鸿章自任党魁。
该党以西方各地的唐人街为重点着手发展组织。并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党部,四处拉拢〖中〗国留学生入党,一时间居然声色颇壮。只可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短短两三年间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见任何踪迹。
杨永泰记下党派名称后。又问道:“再请大人说说新〖中〗国党的党纲吧!”
孙元起咂咂嘴:“那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怎么说得完?等以后有空再讲吧!”在他印象里,**党章的《总纲》部分足足一二十页、六七千字,确实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杨永泰等人却相顾愕然,半晌才惊疑不定地问道:“党纲的话应该没多少吧?据说同盟会的政纲甚至可以简化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十六个字。”
清末民初,〖中〗国政党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缺乏详细而有特色的政纲。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出现的数百政党中,有明确党纲的只有三十多个,约占总数十分之一。即便这些有政纲的党派,也大多是剿袭几个大政党的政纲,所以大家看上去都大同小异、千人一面。比如统一党与统一共和党的政纲就几乎完全雷同。再比如国民党9条政纲,统一共和党12条政纲,两者之间只有一条不同,即国民党主张“男女平权”统一共和党则主张“划一币制,采用虚金本位”。
孙元起拍了拍脑袋,看来自己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那政纲包括哪些方面?你们问,我来答吧!”反正九九八十一拜都拜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孙元起便不再推三阻四。
杨永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国防等角度提问,孙元起则一一作答。其间少不了“民族平等,男女平权”、“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外保国权。内惩国贼,涤荡**,振兴中华”、“整理国故,学习科技,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等新颖词汇。好说歹说,才最终将杨永泰等人心满意足送走。
杨永泰一出大堂。便忧心忡忡地对杨度说道:“皙子兄,根据大人所说的意思,好像他把新成立的政党成员定位为青年学生、教育文化界人士,所以政纲比较激进。如此一来,只怕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很难同意我们改组吧?”
杨度却不以为意:“大人在西洋留学太久,受欧风美雨影响太深,难免有些主张不太合事宜。既然你是去和预备立宪公会的人商谈,总要有些改动才是。至于以后党纲如何改动。百熙日理万机,不用再劳烦他知道了。”
杨永泰依然眉头紧锁:“要想让预备立宪公会的人满意,恐怕不仅要改。而且还得大改!”
杨度撇撇嘴:“我们干嘛要让预备立宪公会的人满意?畅卿你要记住,此次上海之行名义上是改组预备立宪公会,实际上是另起炉灶。但百熙这个人书生气太重,对政治没多大兴趣,要是我们直接劝他成立新政党,他多半是不肯的。所以我们这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改组预备立宪公会这个羊头,去卖建立新政党的狗肉。”
“以大人的聪明才智,应该瞒不了他多久的。万一被他发现了呢?”杨永泰提醒道。
杨度笑道:“你先去和预备立宪公会的人谈,如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