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八、花边高冢卧麒麟
�孙元起便在城中落脚,先派人到洹上村送拜帖。养寿园的门房再牛气,对内阁大臣的拜帖也不敢小觑,当下恭恭敬敬地送进袁世凯的书房。

  在书房里,一直对外号称养病的袁世凯正和段祺瑞、冯国璋、倪嗣冲、段芝贵等北洋将领密商,气氛显得热烈而兴奋,灯光因为缭绕升腾的烟圈而显得暧昧不明,让整个房间都充满一种难以名状的躁动和不安。

  曾做过北洋第三镇统制的段芝贵一副丘八气一个小小的湖广总督,上头还搁着一个荫午楼,就想请大帅出山?朝廷也太抠门了大帅能答应?”

  冯国璋点点头朝廷确实有些寒酸。不过如今**党形势很猖狂,如果不尽快南下平乱,只怕局面会不可收拾。”

  段芝贵诡谲地说道华甫兄,叛党自然要杀,但杀、时候杀,这里面可是大有名堂”

  袁世凯也点点头目前我还不宜出去,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国语》中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我还要再等等看”

  就在这时,门房送来了孙元起的拜帖。袁世凯看完之后,顺手递给屋里其他人传阅。段芝贵看完有些不解刚送走一个唱戏的,又迎来一个教书的?朝廷这是意思?打算把内阁大臣从小到大挨个派来,直到把大帅请出山为止?”

  段祺瑞道昨天朝廷发布上谕,在请大帅出任湖广总督的同时,也命孙百熙以内阁学务大臣暂署四川总督,并著迅速赴任。此番送来拜帖,除了朝廷的意思,恐怕也想和大帅商谈一下戡定乱党的事务,毕竟四川、湖北唇齿相依。”

  袁世凯啜了一口参汤芝泉所言应该大体不差。”

  倪嗣冲却鄙夷不已也不朝廷是想的,居然派荫午楼、孙百熙两个人出来领军平乱虽说荫午楼平时爱好唱戏,毕竟还在德国留学过,些军事。派孙元起这个教书是意思?难道坐在阵前给叛军上上课,叛军便幡然醒悟,弃械投降?”

  袁世凯望着冯国璋华甫,你看?”

  冯国璋欠欠身子依在下所见,朝廷派孙元起到四川确实有些唐突,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失为一招妙棋。四川之乱,既不是邪教、乱党主导,也不是苛捐杂税过重、民不聊生所致,真正的原因是全省士绅对朝廷干路国有政策的不满。有了他们的纵容支持,才有如今兵戈四起的局面。他们闹出些乱子,最初只是想要挟赵次珊(赵尔丰),借此与朝廷讨价还价。谁知后来**党插足,导致局面渐渐失控,那群士绅才开始害怕起来。说到底,真正乱起来,受害最大的还是那些有田有产的士绅。所以事到如今,士绅们也想早些收场。

  “如何收场?就是要让大家暂时冷静下来,坐到桌边继续谈判。赵次珊在成都枪杀民众数十人,积怨已深,四川上下都不愿和他坐到一块儿,这便需要重新找一个人。而孙百熙正是最佳人选。为这么说呢?首先,孙百熙名声极好。越是名声好的人,越爱惜的羽毛,孙元起自然不能两面三刀、出尔反尔,所以四川士绅会很信任他。其次,他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软弱。四川士绅会认为他好欺负,可以在他身上获取更多利益,也愿意和他谈。而且现在四川闹事的都是些青年人,他们从小读着孙百熙的书长大,孙百熙对他们也算是有半师之谊。如今入川,他们总不能平白无故便刀兵相见吧?无不少字年青人闹事,多是逞一时血气之勇,只要冷静下来,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华甫,你说得也太玄乎了吧?无不少字孙百熙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倪嗣冲明显不信。

  冯国璋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倒是袁世凯点点头丹忱,华甫所言是很有道理的。孙百熙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