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发和生产阻力重重。

  再加上帝国本身民族问题严重,帝国内部的有识之士多少已经意识到,整个帝国正面临着危机。

  而这些有识之士们,正聚集在维也纳城郊的一处沙龙中,议论着国家的未来。

  “先生们,”正在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上个时空倒霉的死在刺客枪下并且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斐迪南大公,“经过刚刚的讨论,我是否可以认为,在座的各位都同意,为了帝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和中国进行更加紧密的接触。”

  斐迪南的话,在沙龙中引起一片赞同声。

  这时候有人问:“但是,我们靠什么来吸引中国人对我们的兴趣呢?之前他们需要我们来牵制俄军,现在,我们和他们之间,既无明显的共同利益,也没有需要共同面对的威胁。中国人,凭什么向我们转让技术呢?”

  这话立刻引起一片议论。

  “德意志是用自己的生产线和工程师跟中国人换的技术,现在中国人已经有了德国的工程师和生产线,不再需要我们的了。”——说这话的是当年和俾斯麦一起促成了德奥停战的老头。

  “中国人需要矿,需要离自己家近并且广袤的荒地去开垦,这些我们刚好都没有……”——这话出自一位曾经在中国担任武官的上校。

  “也许我们可以向他们输出我们伟大的交响乐?”——这话则出自一位不知道为啥会出现在这种完全没有女人的政治沙龙上的纨绔。

  斐迪南看着这帮人像无头苍蝇一样讨论着各种方案,不发一言。

  一个国家的上层阶级,竟然想不出自己的国家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和别国谈生意,说实话,这也蛮悲催的。

  当然,这个沙龙上聚集了整个奥匈帝国最有才华的人,所以也不是完全没有富有建设性的提议出现,比如有人就建议,可以跟中华联邦内部其他势力接触,不一定要和林有德直接往来,林有德手中的技术,总是要扩散到中华联邦的其他势力手中,到时候奥匈帝国就可以一并得利。

  可是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最终不了了之。

  斐迪南大公等了半天,没等来自己期待的“绝妙主意”,于是他推说自己要去“方便”,暂时离开了沙龙。

  他来到和举行沙龙的宴会厅正好处在偌大庄园的对角线上的客房,敲开了客房的门。

  客房中,一名少女正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

  听见开门的声音后,少女回过头来。

  “叔叔。”

  “抱歉,最后还是没能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

  “这样啊。”

  “将国家的命运,堵在一个女孩的个人魅力身上,说实话,这真是一件十分没面子的事情。”

  “……”

  少女沉默的望着斐迪南。

  “当年,你的奶奶,先皇后伊丽莎白·艾米丽·维斯巴赫就曾经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你身上也流淌着高贵的巴戈利亚血统,我相信你一定能在东方有所作为。”

  “嗯。”少女依然没有多说话,只是用翡翠色的双瞳注视着自己的叔叔,那纯粹的目光,让斐迪南感到压力巨大。

  就这样,沉默横亘在大到有些浪费的客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