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庚子风云(8)
�始你就是我的,嗯,幕僚。你怎么能和女仆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东西呢?你要试着习惯漂亮的衣服和大房子,明白吗?这是命令。”

  女孩没说话,她盯着林有德看了好长时间,才用力抽了抽鼻子。

  “你没事吧?”约瑟芬走近女孩,一面掏出手帕一面关切的问道。

  女孩摇摇头,银色的辫子在身后轻轻的晃动。她接过约瑟芬的手帕,别过脸去,片刻之后,当她再次面对林有德时,她的面容整个清爽了不少。

  女孩转身,从女仆们手上拿过自己的箱子,一边打开密码锁一边说道:“我带了一份见面礼过来,以前的主人曾经让我帮忙改进设计的沙俄陆军新式将风甲,工作完成之后,我靠着记忆把全套图纸都复制了下来。”

  说完女孩拿出一大捆图纸,一股脑儿的堆在林有德的书桌上。

  一直以来,将风甲都是南洋军的软助。最开始的时候林有德手里钱还不够多,只能按着优先级来投资,产生收益最慢的将风甲相关投资被放在了比较靠后的地方。过了两年林有德有足够的钱了,却发现自己买不到性能优秀的将风甲。

  东方的机关术还好,光是墨家的嫡传弟子就以十万计,其他没有嫡传的匠师多如牛毛。但西方的导力技术本来就是基于贵族政治和骑士制度发展起来的,匠师数量少地位高,体系复杂。进入近代,西方掀起了一股将导力技术系统化的浪潮,目的在于将导力技术变成近代科学那样能用数学来规范化的学科,但这种努力即使到了1900年也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

  结果就是各国各自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导力技术传统,制造出来的将风甲和神姬增幅装备也各有千秋。各国都在研发新的导力装备,这些装备都是最高机密,林有德想买都买不到。所以林有德只能想方设法的从大陆挖来洋务运动中培养起来的那一批导力工匠,准备以这些人为基础发展自己的导力科技,同时购买一些过时的将风甲来武装南洋军的将风部队。

  但洋务运动中培养起来的这批匠师,在西方学到的也是相对过时的技术,以这批人为起点从头发展,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一截。

  所以在林有德的发展思路里,导力技术的优先级一直都不高,毕竟发展自然科学的话林有德非但不吃亏,还有优势,工艺水平之类的瓶颈也可以通过砸钱来弥补——现在这个时间点,美国人是很好说话的,不像五十年后他当了大哥大,买点机床都给你附带一堆条件。

  另外,就算在这个年代,科技对比导力技术等超自然技术,仍然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量产的能力。上个时空,伊万熊用t34海推赢了小胡子的动物园,体现的就是量产的力量——伊万熊和同时期的美帝不同,美帝能生产那么多谢尔曼那是因为本来工业产能就高,伊万熊那产量纯粹是靠降低质量来实现的。

  所以林有德形成一种观念,质量什么的,只要做到可靠耐用就行了,其他都尽可能的照顾量产能力。

  南洋军的装备体系就很好的体现了林有德的想法。火箭筒一发只能给防护完好的将风甲挠痒痒是吧,那我给每人都发一具,看到将风就一人撸一炮,撸到你死为止。花机关的精度不好是吧,我给你配个一百发的弹鼓,打那么多发总有一发会命中。

  林有德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南洋系统对导力技术的看法,不能量产的东西保证自己有就行了,超自然部队力量的缺失,就用常规部队的强力来弥补。

  所以,说实话,林有德对俄国最新式将风甲的详细设计图并不是非常的感兴趣,一来这不是南洋军的建军重点,二来就算有设计图,靠南洋�